聊诚评|岱宗脚下话国防:让每一份担当筑牢安全防线

2025-09-09 17:37:2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国防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安全基石,国防教育则是凝聚全民国防意识、夯实国家安全根基的战略性工程。每年9月的全民国防教育月,既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当下的警醒、对未来的担当。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安全挑战日趋复杂的今天,让国防观念深植社会肌理、融入大众生活,是新时代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必然要求。

  全民国防教育是涵养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民族精神是国家存续发展的精神支撑,国防教育正是淬炼这一精神的重要载体。齐鲁大地上,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地标,都是国防教育的生动课堂。人们在此触摸硝烟弥漫的历史,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汲取“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民族气节。通过沉浸式教育,英雄事迹从史料走进现实,让年轻一代明白,民族精神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先烈用热血铸就的丰碑,是当代人坚守责任的行动自觉。这种精神滋养,让民族的精神纽带愈发坚韧,为国家发展凝聚起深厚力量。

  全民国防教育是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实践课堂”。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网络等多领域,国防教育则是让全民践行这一理念的有效路径。山东不少社区开展“国防教育进万家”活动,用通俗案例讲解网络安全、生态安全与个人的关联;部分高校开设国防教育选修课,将科技强国与国防建设结合,引导学生认识到“卡脖子”技术突破也是国防安全的重要一环。这些贴近生活的实践,打破了“国防是军队的事”的认知误区,让民众懂得,维护国家安全既需军人枕戈待旦,也需要每个公民严守保密纪律、辨别网络谣言、维护民族团结,构建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国家安全共同体。

  全民国防教育是凝聚强军兴军合力的“纽带桥梁”。强军兴军离不开全民支持,国防教育正是连接军队与民众的重要纽带。山东多地开展“军营开放日”“国防教育进校园”等活动,让民众近距离感受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成果——从新型装备列装到军人日常训练,从军队抢险救灾事迹到军民共筑防线实践,直观传递“强军为了人民、人民支持强军”的理念。在教育感召下,越来越多青年主动参军,企业发挥技术优势助力军工产业,科研工作者聚焦国防需求攻克技术难题。国防教育将军队使命与民众担当紧密相连,汇聚起“军民同心、其利断金”的磅礴力量,为实现新时代强军目标夯实群众基础。

  全民国防教育非一日之功,需以国防教育月为契机,构建常态化、全覆盖的教育体系。唯有让国防教育融入日常、扎根人心,让每个人都成为国家安全的坚定守护者,才能筑牢新时代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文/赵倩)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