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从野蛮生长到韧性成长:民营经济练就“独门绝技”

2025-08-22 17:12:4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唯有练就“独门绝技”,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民营经济潮涌千帆竞,创新驱动万象新。这艘承载着无数梦想与创新的巨轮,正以“中国速度”破浪前行,驶向更广阔的未来蓝海。

  技术做到“非我不可”,以专精特新筑牢产业根基

  在产业链中卡住一个关键位置,远比在多个环节勉强生存更具价值。观察那些逆势增长的民营企业,绝大多数都掌握一项甚至多项“人无我有”的核心技术,成为各自细分领域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其背后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持续投入,是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不断完善,更是全产业链生态的积极构建。这不仅逐步破解了“卡脖子”难题,更在部分前沿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技术跨越。未来,政府应进一步搭建开放共享的公共研发平台;行业协会可定期组织“技术会诊”,为企业精准把脉、明确创新方向。让技术的根扎得更深,民营经济才能在风浪中屹立不倒。

  产品做到“无可替代”,以用户思维激活市场新需求

  客户购买的不只是产品,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市场上不缺优质产品,缺的是真正契合需求的产品。当生产农业传感器的企业意识到农民真正需要的不是传感器本身,而是基于数据的科学种植建议。于是企业果断转型为“农业数据服务商”,一举打开市场新局面。民营企业要善于捕捉用户“痛点”,将标准产品转化为定制化服务,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这种“产品+服务”的模式,正成为民营企业新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它既是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的良性互动,也是企业快速迭代、智能化升级的有效路径。政策层面需加强引导,支持企业对接市场反馈、缩短研发周期,让技术创新真正服务于用户、创造真实价值。

  管理做到“事半功倍”,以组织创新释放内生动力

  小企业靠老板,大企业靠制度,优秀企业靠文化。不少民营企业在经历早期快速发展后,会遭遇“成长的烦恼”:订单增多利润反而摊薄,人员扩充效率却可能下降。此时,管理升级比规模扩张更为迫切,管理创新同样能够创造价值。有企业引入数字化管理系统,将生产计划制定时间从3天压缩到3小时;还有企业推行“项目制”改革,使研发团队直接面向客户需求,新产品上市周期缩短一半。这些管理层面的“微创新”,汇聚成企业效能提升的“宏能量”。未来,民营企业需更加注重通过组织变革、数字化转型和文化建设提升运营效率,在逆境中强身健体,在顺境中夯实基础。

  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活力因子”,高质量发展是时代出的“必答题”。唯有政企同心、破旧立新,才能在交出满分答卷。持续锤炼“独门绝技”,争做产业链中“不可替代”的一环,中国经济的韧性必将愈发强劲。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必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澎湃动力,在神州大地上结出累累硕果。(文/张丽松)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