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成都世运会跨越国界的文化与体育盛宴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2025年8月17日晚,随着主火炬缓缓熄灭,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成都圆满落幕。这场持续11天的体育盛会,不仅以刷新纪录的竞技成绩点燃全球热情,更以文化交融的创新表达、科技赋能的智慧体验,向世界呈现了一场“运动无限、气象万千”的盛会。
竞技突破:刷新纪录,彰显中国体育硬实力。本届世运会堪称“纪录收割机”。截至闭幕前,34个大项、255个小项的激烈角逐中,共打破18项世界纪录,81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登上领奖台,获奖范围创历届之最。中国队以36金17银11铜的成绩收官,其中不乏令人热血沸腾的瞬间:女子4×50米水面蹼泳接力队以1分07秒99破世界纪录夺冠,自由潜水选手龙邓喜、黄诗雨分别在男女动态无蹼项目中刷新纪录,川籍武术选手高久尚以长拳、刀术、棍术三项全能摘金……这些突破不仅展现了中国运动员的卓越实力,更印证了成都世运会“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承诺。
文化交融:非遗活态传承,绽放巴蜀文化魅力。成都世运会超越了单纯的体育竞技,成为一场全球文明互鉴的盛会。开幕式上,金沙太阳神鸟金饰图案化作吉祥物“蜀宝”“锦仔”的纹饰,世运火炬“竹梦”以竹编工艺传递巴蜀智慧;赛场内外,二十四伎乐、东汉说唱俑等非遗元素与现代体育同频共振。世运广场上,川东皮影、川西锅庄舞、沐川草龙轮番上演,近50项非遗技艺吸引3万人次参与;世运村里,剪纸、竹编、太极等体验项目让外国运动员直呼“神奇”。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何塞·佩鲁雷纳感叹:“这是世运会的骄傲,也是成都的骄傲。”
科技赋能:智慧赛场,引领未来办赛趋势。当世界的目光聚焦成都,世运会成为一座创新之城科技实力的全景展示窗。80余款“成都造”前沿科技产品集中亮相:会前空翻的机器狗成为“网红”,支持40种语言的智能翻译眼镜被运动员抢购,清洁机器人、服务机器人24小时待命。更令人惊叹的是,赛事转播设备从8年前的“三人抬巨机”进化为轻便高清的“掌上神器”,超算中心为赛事提供算力支持,无人机竞速项目以时速200公里的“空中F1”展现科技与体育的完美融合。
当主火炬熄灭,运动的激情已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这场盛会让世界看到:体育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文明互鉴的桥梁。当熊猫巴士穿梭在锦江之畔,当非遗技艺绽放在世界赛场,成都以一场“运动无限、气象万千”的盛会,向全球递出了一张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活力的城市名片。正如闭幕式上那曲《友谊地久天长》所唱的,这场盛会带来的温暖与力量,将永远镌刻在人类追求卓越、共筑和平的征程中。(文/孙妍卓)
- 聊诚评|青春在盛夏激荡,梦想在大运会绽放202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