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守护童年色彩 关爱暑期儿童

2025-07-24 16:34:33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七月流火,蝉鸣阵阵,孩子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暑假。然而据应急管理部门统计,暑期儿童溺水、交通事故、意外坠落等安全事故发生率较平日上升约40%,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群体尤为突出。如何织密暑期安全防护网,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安全而充实的假期,成为摆在社会面前的重要课题。

 安全守护是暑期关爱的首要底线

  水域安全亟待加强。教育部数据显示,溺水已成为我国1-14岁儿童首位致死原因。建议社区开放公益性游泳培训,水利部门应在危险水域设置智能预警装置。山东青岛推出的"防溺水电子围栏"系统值得推广,该系统通过AI识别可实时预警儿童靠近危险水域。居家安全不可忽视。市场监管部门需加强儿童安全座椅、防护窗等产品的质量抽查。家长应做好"三个检查":检查阳台防护、检查电器线路、检查药品存放。烟台市开展的"家庭安全体检"公益活动已帮助2万余户家庭消除安全隐患。

 精神滋养是暑期关爱的深层需求

  破解"电子保姆"困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暑期儿童日均使用电子设备达4.2小时。社区可组织"自然探索营""非遗工坊"等活动,用更有趣的线下活动替代屏幕时间。济南图书馆的"21天阅读挑战"活动吸引超万名儿童参与。关注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针对留守儿童,建议推广"代理家长"制度,大学生志愿者可定期进行学业辅导和心理陪伴。四川省实施的"童伴妈妈"计划已覆盖3000余个村,惠及15万留守儿童。

 长效机制构建关爱共同体

  建立"家校社"协同机制。上海推行的"暑期托管服务地图"整合了社区、企业、高校等4000余个服务点位,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资源精准对接。这种模式值得各地借鉴。完善法律保障体系。《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各方责任。建议建立暑期儿童安全联席会议制度,教育、公安、民政等部门形成监管合力。东营市开展的“护蕾行动”已形成多部门联动的标准化流程。

  暑期不应成为儿童成长的“真空期”。当我们用安全守护为童年筑起防线,用心灵陪伴为成长注入养分,用制度创新为关爱提供保障,每个孩子才能真正拥有像向日葵般灿烂的夏天。这既是家庭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文/张培浩)

责任编辑:崔永霞
新闻关键词: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