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风起山东:一条产业链的“聚能”与“跃升”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当东营广利港区的海风掠过108米长的风机叶片,带起的不仅是即将远航的吊装信号,更吹动了山东风电装备产业集群的加速心跳。从8天完成一支巨型叶片的生产交付,到240兆瓦全球最大临海测试基地里的“沙场练兵”,山东正以“链”聚势,让海上风电这束绿色能量,成为撬动产业升级的强劲支点。
这条产业链的“长”,长在从沙滩到深海的全链条布局。在东营22.4平方公里的风电装备产业园里,35个项目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从叶片的纤维编织到主轴的锻造打磨,从塔筒的卷制焊接到整机的总装调试,每个环节都有“山东造”的身影。更妙的是“近”——大型风机从厂区到码头吊装仅需15分钟,这种“家门口”的协同,让物流成本降下来,让响应速度提上去,也让“90%本地化率”从数字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产业底气。
这条产业链的“强”,强在创新基因的深度渗透。当25兆瓦风机主轴把重量压缩到50吨,当30兆瓦测试机位用1/4的成本完成严苛验证,背后是金雷重装与中船海装的“并肩攻关”,是测试基地里工程师紧盯屏幕的“数据较真”。就像海风推着叶轮转动,市场对“大型化、轻量化、智能化”的需求,正倒逼整条产业链完成从“跟跑”到“领跑”的蜕变。
这条产业链的“远”,远在对全球价值链的野心。曾经“零部件外购、整机依赖进口”的被动,如今已被乳山海力35%的市场份额、东营亚洲最大传动测试中心这样的成果改写。“十链百群万企”的布局,不仅创造了数万个岗位,更让山东风电有了定义标准的底气——当“山东标准”跟着风机叶片走向世界,这片海风吹拂的土地,正在书写新能源装备的“中国答案”。
产业链的长度决定产业的根基,创新的深度决定产业的高度,而视野的广度则决定产业的未来。山东风电装备产业集群的崛起,既是对“双碳”时代命题的精准回应,也是中国制造业向高端价值链攀升的生动注脚。当更多这样的产业链在齐鲁大地上扎根生长,它们所汇聚的,将不仅是海风的能量,更是一个区域、一个国家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破浪前行的澎湃动力。(文/王芳)
- 聊诚评|山东产业升级:破浪前行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2025-03-25
- 聊诚评|山东产业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道路2025-03-13
- 聊诚评|“提笔”绘就乡村“和美画卷”2024-08-16
- 聊诚评|厚积“绿”发,山东高质量发展写“新”篇2024-07-11
- 聊诚评|走绿色发展之路,奏响时代发展新曲2024-07-11
- 聊诚评|抓住高效能循环利用这一“枢纽”,奏响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心”交响2024-04-18
- 聊诚评|壮丽山水如故在,万家灯火照前行2024-01-15
- 聊诚评|挂“图”作战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3-12-08
- 聊诚评|把握时代发展新契机,发掘“专精特新”新动力2023-09-26
- 聊诚评|“内外兼修”强发展 共筑和美乡村幸福路2023-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