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尼山论坛:文明交流的山东舞台,全球发展的智慧源泉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7月9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在曲阜尼山拉开帷幕。这不仅是山东文化领域的盛事,更是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时刻。尼山,这座因孔子诞生而闻名的小山,如今已成为承载中华民族智慧、推动世界文明对话的平台。从2010年首届论坛举办至今,尼山早已超越地理概念,成为一个象征文明对话的文化符号,正以开放姿态书写着文明交流的新篇章。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自举办以来,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持续提升。本届论坛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为主题,既呼应人类对和平共处的共同向往,也契合时代发展迫切需求,更是山东践行文化“两创”的生动实践。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山东从未止步于守护传统:尼山圣境以数字化技术重现“孔子周游列国”,让千年思想对话跃然眼前;孔子博物馆用“文物+科技”让青铜器铭文讲述当代故事;鲁源小镇以“修旧如旧”理念,将古村落改造为融研学、体验、居住于一体的文化空间,让“仁义礼智信”融入生活场景,成为传统文化扎根当代的鲜活样本。
论坛众多分议题聚焦文明起源、儒家文化价值、人工智能与文明走向等12个分议题,体现了山东在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中的责任与担当。山东拥有泰山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等多元历史遗存,齐鲁文化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追求、“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通过尼山论坛的对话机制,正转化为解决全球治理难题的东方智慧。正如往届论坛中,中外学者围绕“生态伦理”议题展开的讨论,最终催生出“尼山生态共识”,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跨越文明的思想参照。本届论坛560余名中外嘉宾中,近300名国际嘉宾来自70多个国家,他们带来的不仅是不同文明的视角,更将带走浸润着山东印记的文化思考——这种双向互动,正是山东提升国际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的深层逻辑。
尼山论坛更是山东向世界展示文化自信的窗口。在这里,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和而不同”打破了“文明冲突论”的迷思,“仁爱思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伦理根基,“中庸之道”则为平衡现代化进程中的效率与公平提供了哲学启示。山东以尼山论坛为支点,正逐步构建起连接中外、融汇古今的文化交流高地:从孔子故里研学活动每年吸引超百万中外游客,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的20余所“尼山书屋”,再到国际学者参与编纂的《儒家思想与现代治理》多语种丛书,齐鲁文化的影响力已从尼山脚下延伸至全球文明版图。
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坐标系上,尼山论坛的价值远不止于一场文化聚会。当全球现代化进程面临认同撕裂、生态危机、技术伦理等共性挑战,山东以儒家文化为纽带搭建的对话平台,本质上是在探索一条“各文明共商共建”的现代化路径,促进不同文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借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现代化进程注入更多来自山东、来自中国的智慧与力量。(文/王鹏)
- 聊诚评|国际孔子文化节:在互鉴中传承与创新202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