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了不起的中国制造:从追赶者到领航者的蜕变之路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当全球产业链的齿轮加速转动,中国制造正以破竹之势重塑世界工业版图。从“世界工厂”到“全球创新中心”,从“代工贴牌”到“自主品牌”,从“国际规则遵循者”到“标准制定者”,中国制造的崛起绝非偶然。这是技术创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是品牌建设从“贴牌”到“创牌”的觉醒,更是全球影响力从“参与者”到“规则制定者”的升维。这场蜕变,标志着中国制造正以硬核实力重新定义全球产业格局。
技术创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式突破
技术创新是中国制造实现跨越的核心引擎。过去,中国制造长期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低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卡脖子”问题成为发展桎梏。然而,近年来中国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在关键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转变。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从单项技术突破到系统集成创新,中国正以“非对称赶超”策略,在量子计算、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领域构建技术壁垒。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专利数量的增长上,更在于对全球技术标准的引领能力提升,标志着中国制造已具备从“技术引进”向“技术输出”转型的底层逻辑。
品牌建设,从“贴牌”到“创牌”的觉醒与突围
品牌觉醒是中国制造升级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以“高性价比”参与全球竞争,但“贴牌生产”模式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品牌附加值缺失。随着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中国企业开始意识到品牌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再到“中国创造”,企业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强化设计能力、挖掘文化内涵,逐步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自主品牌。这种觉醒不仅体现在产品层面,更在于企业开始以品牌为纽带,整合全球资源,实现从“代工者”到“品牌运营商”的身份转变。品牌建设的深化,正在推动中国制造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全球影响力:从“参与者”到“规则制定者”的升维
全球影响力的升维是中国制造成熟的标志。过去,中国主要通过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全球产业链,在规则制定中话语权有限。如今,随着技术实力和品牌价值的提升,中国正从“规则遵循者”向“规则制定者”转变。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中国通过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全球产业规则重构。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使中国制造的技术、标准和模式加速走向世界,形成“中国方案+本地化运营”的全球布局。这种升维不仅提升了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更为全球产业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从技术创新到品牌建设,再到全球影响力提升,中国制造的蜕变之路是一条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进化轨迹。这场变革的深层逻辑,在于中国对产业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发展路径的主动选择。当C919翱翔天际、量子通信守护信息安全、新能源汽车引领绿色出行,世界看到的不仅是中国制造的硬实力,更是一个文明古国在工业文明时代的创新自觉。未来,中国制造必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自信的步伐,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续写新的传奇,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文/郭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