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山东汽车制造首登“月冠”,解码齐鲁智造的逆袭密码

2025-06-10 17:12:39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单月产量23.37万辆跃居全国榜首,新能源汽车产量增幅379.31%惊艳行业,超10万家产业链企业构筑产业矩阵……山东汽车制造业以一组组震撼数据打破行业格局,上演了一场令人瞩目的“逆袭之战”。这场看似突然的登顶,不是偶然的爆发,而是政策、产业、技术多维发力,不仅打破了行业固有格局,更揭开了山东从工业大省迈向智造强省的进阶之路。

 山东汽车制造业的成功,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自2022年起,山东率先出台充电设施向县域延伸规划,2024年又推出基础设施“提速提效”等十大行动,明确公共充电站乡镇全覆盖、加氢设施与智能网联试点建设目标。今年1月,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关于工业稳产优供助力提振消费的行动计划》,提出包括加快推动汽车行业改造提升在内等12条政策措施,力争实现2025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00万辆左右。这些系统化政策布局,成功筑起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

  强大的产业链协同能力,是山东汽车制造业的另一大优势。截至2025年5月底,山东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超10万家,形成了“全门类覆盖+高配套率”的产业格局。济南、青岛两大核心基地聚焦整车制造,潍坊、烟台深耕零部件配套,枣庄和泰安专注锂电,滨州等地瞄准轻量化铝材……各城市分工明确,协同发展,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

  以烟台为例,截至2024年底,烟台市拥有整车企业11家、零部件企业560余家。核心区福山区已有314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培育出转向机、车灯、汽车内饰等六大产品系列,种类多达220个。其中,20多种产品北方市场占有率第一、15种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放大到山东全省,济南、青岛两大新能源汽车基地积厚成势,潍坊、烟台、淄博、日照、聊城、德州、临沂、威海等市协同发展,逐步形成头部企业聚集、规模效应明显、品牌影响力显著的全国竞争优势。

  从默默蓄力到惊艳绽放,山东汽车制造业的逆袭,展现的是一个工业大省向智造高地的蜕变决心。这份成绩单背后,既有政策精准滴灌的智慧,也有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协同,更有科技创新永不停步的执着。当“山东精度”不断刷新制造标准,当齐鲁大地的产业脉搏持续强劲跳动,这场逆袭绝不是终点——它正以磅礴之势,重塑中国汽车工业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为“中国智造”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提供强大动能。(文/顾冠中)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