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执移风易俗之笔,绘齐鲁文明画卷

2025-05-23 21:56:5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移风易俗,是一场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时代新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行动,聚焦着民生关切,承载着发展期望。

  山东省通过创新形式,引导群众树立正确婚恋观。不少地区通过举办集体婚礼,为新人们提供了简约而不失浪漫的结婚仪式。在临沂市,一场以“新时代 新风尚”为主题的集体婚礼上,19对新人乘坐着装饰一新的公交车,驶向幸福的新生活。新人们表示,这种形式不仅让他们减轻了经济压力,也向社会传递了节俭、文明的婚俗观念,让更多年轻人看到,婚姻的幸福并非取决于彩礼的多少,而是在于双方的感情和共同的奋斗。

  在殡葬改革上,山东省同样下足了功夫。山东各地积极推广绿色殡葬、文明祭扫的理念,一些农村地区不断推行生态安葬,建设公益性公墓,引导村民摒弃传统的土葬方式,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倡导鲜花祭扫等文明方式,既表达了对先人的思念之情,又避免了传统祭扫方式带来的火灾隐患和环境污染。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月期间,各地还向村民普及殡葬改革政策,引导他们树立厚养薄葬的观念。村民们说,真正的孝顺,是让老人在世时得到更多关爱,而不是在身后大操大办。

  移风易俗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为了让移风易俗真正落地生根,山东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依靠村规民约以及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让移风易俗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种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方式,既符合农村实际,又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让移风易俗从“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

  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教育月活动,不仅是一场宣传,也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它以小切口撬动大变革,从群众生活的细微之处入手,解决困扰百姓的实际问题,让文明新风吹遍齐鲁大地。当然,移风易俗任重道远,还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山东应继续深化移风易俗工作,不断探索创新,让文明之花在齐鲁大地绽放得更加绚烂,为乡村振兴和社会文明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文/杨霄)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