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立夏:聆听自然韵律里的生命新章

2025-05-07 09:40:03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当斗指东南,万物至此皆长大,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立夏,不仅是季节交替的鲜明坐标,更承载着华夏先民对时序流转的深刻认知,蕴藏着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量与醇厚绵长的文化底蕴。

  立夏,是自然奏响的生命序曲,更是万物生长的崭新开端。“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朱淑真笔下的立夏,绿意铺满原野,阳光洒落间焕发全新生机,温暖的南风悄然拉长白昼。此时,樱桃红透枝头,青梅初挂树梢,蔷薇攀上墙头肆意绽放。“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眼中的立夏,麦浪翻涌间蒸腾着清香,幽草在阳光下舒展身姿,虽无繁花似锦,却自有一番清新蓬勃的生命力。田间地头,农民播下新的希望,玉米苗破土而出,秧苗在水田中迎风摇曳,处处洋溢着“春争日,夏争时”的忙碌与期待,大自然以最昂扬的姿态,拉开万物竞发的帷幕。

  回溯历史长河,立夏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古时,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夏于南郊,祭祀炎帝与祝融,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礼记·月令》记载:“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足见古人对这一节气的重视。随着时光流转,立夏的习俗不断丰富,充满生活智慧与文化意趣。“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江南地区有立夏秤人的习俗,人们悬秤于屋梁,互相称重,以讨吉利,寄托着对健康平安的期盼;吃“立夏饭”也是传统,用赤豆、黄豆、黑豆等五谷杂粮煮饭,寓意五谷丰登,消灾祛病。这些习俗代代相传,成为刻在民族记忆里的文化符号。

  在现代社会,立夏依然散发着独特魅力。它像一首温柔的提醒曲,让奔波于都市的人们放缓脚步,感受自然的脉动。晨光熹微中,公园里草木舒展新叶;暮色降临时,社区花园飘来阵阵花香。“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笔下的初夏景致,在城市的池塘边悄然上演。即便身处钢筋水泥的丛林,我们依然能从嫩叶抽芽、群鸟啁啾中,捕捉到立夏带来的生机与活力。而在乡村,立夏更是农事的重要节点,农民抢抓农时,灌溉施肥,用勤劳的双手书写着对丰收的向往,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生活在这个时节交织共鸣。

  从物候的更迭到文化的传承,立夏始终是时光馈赠的诗意符号。它既是春之绚烂的延续,亦是夏之热烈的开端,承载着古人“天人合一”的智慧,也启迪着当代人对生活本真的追寻。这个立夏,不妨暂别喧嚣,走进自然,聆听万物拔节生长的声音,品味传统习俗里的文化温度,让立夏的生机与诗意,浸润我们的心灵,在岁月的流转中,续写属于中国人的节气浪漫。(文/王鹏)

责任编辑:吴晓慧
新闻关键词:立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