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劳动铸就时代荣光 创新引领未来征程

2025-04-28 17:08:38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当四月的春风拂过神州大地,我们即将迎来属于劳动者的光荣节日。在这个属于奋斗者的节日里,新时代劳动者正以创新之姿重塑劳动内涵,用智慧汗水浇灌发展沃土,让劳动精神绽放时代光芒。

  劳动精神薪火传,工匠本色永不改。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原沈阳鼓风机集团焊工高级技师杨建华数十年如一日钻研技术,攻克了世界级工艺制造技术难题,也是“中国焊接机壳拼装制造第一人”。这种对极致的追求,正是工匠精神的生动写照。数据显示,我国高技能人才已超过6000万,他们在各自领域精耕细作,用专业与专注诠释着新时代的劳动之美。

  创新驱动发展路,智慧赋能产业兴。劳动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在浙江宁波的智能工厂里,“90后”工程师王磊正通过5G远程操控系统,同时管理三个车间的生产线。他的“工位”不再局限于车间一隅,而是拓展到了数字孪生的广阔空间。这种创新劳动不仅提升效率,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据统计,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3.9万亿元,占GDP比重42.8%。有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57万亿元,未来还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劳动者智慧的结晶。

  技能成才天地广,奋斗人生最精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广东省自2018年开始实施“粤菜师傅”工程,工程实施以来,全省累计组织开展培训52.1万人次,带动100.7万人实现就业创业。王荣虎学成返乡将餐厅经营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红店的故事,印证了技能改变命运的真谛。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每年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超千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从传统工匠到数字人才,从体力劳动到智慧创造,劳动的内涵在变,但劳动创造价值的道理不变。让我们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用勤劳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文/吕盼盼)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