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解码齐鲁“五一经济”:从烟火街巷到活力版图的消费突围

2025-04-25 14:56:01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五一假期的脚步渐近,山东正迎来消费市场的黄金窗口期。从青岛栈桥的海风到淄博烧烤的烟火,从济南趵突泉的泉涌到曲阜三孔的文脉,这片土地上的每个角落都蕴含着消费潜力。如何将假期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让“诗与远方”与“柴米油盐”共同发力?山东的消费突围,需要从地域特色中寻找答案,在细节服务中激发动能。

  盘活“地标IP”,让特色消费更有辨识度

  山东的文旅资源是天然的消费磁石。青岛国际啤酒节提前预热,以“啤酒+音乐+美食”的组合拳打造沉浸式体验;淄博烧烤持续优化服务,推出“烧烤专列”“便民服务地图”,将市井烟火升级为品质消费。这些依托地标IP的创新,让游客不仅“打卡”,更愿“停留”。下一步,各地可深挖特色资源,如潍坊风筝节、泰山封禅大典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场景融合,开发特色文创、主题民宿等衍生产品,让游客把“山东记忆”带回家,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

  打通“消费链条”,让服务体验更有温度

  消费体验的好坏,细节是关键。针对假期可能出现的交通拥堵、住宿紧张等问题,山东各地已提前布局:济南增加地铁运营班次,威海开通景区直达专线,临沂在热门商圈增设临时停车场。但服务优化不止于此。餐饮企业可推出“小份菜”“套餐制”,既满足多样需求又避免浪费;文旅场所应完善无障碍设施、增设母婴室等便民服务,兼顾不同群体需求。当“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顺畅衔接,消费者才能安心消费、放心消费。

  激活“县域经济”,让消费场景更有层次感

  山东的消费活力不仅在济南、青岛等大城市,县域市场同样潜力巨大。菏泽的牡丹产业借假期推出“赏花+采摘+加工”一体化体验,聊城市莘县的田园综合体吸引亲子家庭体验农耕乐趣。这些县域特色场景,既分流了热门景区的压力,又为游客提供了差异化选择。各地可进一步挖掘乡村旅游、非遗手作、特色农产品等资源,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推广,让县域消费成为假期经济的新增长点,形成“主客共享、城乡互补”的消费格局。

  五一假期的消费热潮,是检验市场活力的试金石。不追求“流量神话”,只深耕本土特色,做实服务细节,激活多元场景,就能让消费者感受到“好客山东”的诚意。当每一次舒心的住宿、每一顿可口的美食、每一场精彩的文化体验都成为口碑,齐鲁大地的消费版图自然会绽放持久生命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文/李月晖)

责任编辑:吴晓慧
新闻关键词: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