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当“银发浪潮“遇上“好客山东” 执笔绘就养老新图景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山东,这片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不仅以“好客“闻名,更在养老事业上展现出独特优势——丰厚的文化底蕴、完善的医养资源、创新的服务模式,正让“养老“变“享老”,让齐鲁大地成为老年人理想的“幸福栖息地”。
织密保障网,养老保障“兜底“更“暖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有所养,不仅是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更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山东在养老政策上一直在探索,切实以政策“组合拳”织密养老保障网。山东不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稳定的经济支撑。同时,大力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覆盖范围逐步扩大,让失能失智老人得到专业的护理照料。从城市到乡村,山东正努力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养老保障的呵护下,感受到生活的安心与温暖。
激活产业链,银发经济“输血“更“造血”。养老不仅是民生问题,更是经济新蓝海。山东充分挖掘银发经济的巨大潜力,将其打造为养老事业发展的新引擎。一方面,加大对养老服务产业的扶持力度,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另一方面,依托文旅、康养、医疗等产业优势,打造“养老+”生态链,让养老产业从“被动供养”转向“主动创收”。例如,日照将“旅居+康养”深度融合,打造医养结合产业园,既提供高端养老服务,又带动就业,形成良性循环。
涵养文化力,精神养老“富口袋”更“富脑袋”。养老的核心是养心,山东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精神养老提供了沃土。各地广泛开展老年文化活动,老年大学、老年书画院、老年合唱团等组织蓬勃发展,丰富的活动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同时,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积极评选“山东好人”、“山东省十大孝星”、“全省敬老模范”等,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从政策保障到产业创新,从物质满足到精神滋养,山东的养老实践表明,老龄化不是社会的“黄昏“,而是高质量发展的“新晨光”。当“银发浪潮”遇上“好客山东”,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幅“老有颐养”的齐鲁画卷,更是一条可供全国借鉴的养老新路。(文/王明琪)
- 聊诚评|山东银发经济,小切口撬动大幸福20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