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雷锋精神永驻心间,时代接力传递温暖‌

2025-03-10 14:26:2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春意盎然的3月,我们迎来了“雷锋月”。这个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精神符号,跨越时空的界限,在新时代的土壤中持续生长,绽放出新的生命力。

  ‌雷锋精神是永不熄灭的火种,点燃每个角落的善意与行动‌‌。雷锋曾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这种信念激励无数普通人以点滴善举汇聚社会暖流。从“感动中国”人物郭明义二十年如一日献血助人‌,到教师群体以三尺讲台托举万千学子的未来‌,无数人用行动证明:伟大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在平凡的坚守中淬炼而成。

  ‌雷锋精神是破浪的舟楫,载着时代对抗浮躁、锚定价值的航向‌‌。当物质丰裕与道德困惑并存时,雷锋精神恰似一剂清醒良药。它教会我们在争议中选择善意‌,在争论中坚守责任‌。正如李文祥淡泊名利、李连成吃亏奉献的故事‌,雷锋精神始终提醒我们:社会进步不仅需要物质积累,更需要精神脊梁的挺立。

  ‌雷锋精神是青春的旗帜,引领青年在奉献的战场上冲锋‌‌。新时代的“雷锋”早已超越个体符号,成为集体行动的代名词。校园里,学生志愿者为留守儿童点亮知识明灯‌;社区中,青年党员用科技手段为老人破解“数字鸿沟”‌。这些实践印证着:雷锋精神不是历史的标本,而是青春的进行时。

  岁月更迭,雷锋精神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它既是个人品格的磨刀石,更是社会文明的压舱石。让我们以“雷锋月”为起点,将奉献融入日常,让善意成为习惯,共同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文/李可鑫)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