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以服务实效重塑营商新坐标

2025-03-04 09:57:5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营商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更是基层治理能力的“试金石”。作为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基层政府承担着疏通堵点、激活要素、服务市场主体的核心职能。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打造服务企业的“全周期链条”。营商环境是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好坏的重要因素,也是培育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关键举措。绿化营商环境,必须遵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多措并举、双管齐下为打造健康营商环境做“加法”。基层政府应建立“企业需求响应闭环管理”机制,设立企业服务专员,为重点企业配备“一对一”联络员,实时收集用工、融资、用地等诉求,形成“问题采集—分级交办—限时反馈”的工作闭环。

  规范涉企执法检查:架设包容审慎的“监管刻度尺”。基层执法直接关系企业切身感受,需在规范与温度间把握平衡。良法善治需兼顾规范与包容:一方面,通过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对新技术、新业态实施“观察期”管理,在环保、安全等领域设置整改缓冲期,建立“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的柔性监管机制,为企业提供容错空间,杜绝“小过重罚”等乱象,避免“以罚代管”挫伤创新积极性;另一方面,强化司法独立性,杜绝“随意检查”“多头检查”现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确保企业在纠纷解决中享有公正裁决。

  培育优化产业生态:激活县域经济的“内生循环”。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的最终着力点,还是在于培育自有产业,只有本地产业做大做强,才能吸引更多企业来投资。基层产业培育要注重“强链”与“育苗”相结合。一方面,针对县域特色产业要建立“链长制”,强化顶层设计,组建技术攻关、人才引育、市场拓展等服务专班,为龙头企业、支柱企业做好服务保障。另一方面,要建设“小微企业成长加速器”,通过提供法律咨询、专利申报、品牌设计等嵌入式服务,推动“个转企、小升规”。同时,要重视产业配套环境建设,通过改造标准化厂房、设立产业引导基金、组建职业培训学院等举措,构建“搬不走”的产业生态圈。(文/王红春)

责任编辑:吴晓慧
新闻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