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齐鲁春来早 科技绘新篇——从春耕备耕看山东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5-03-04 09:57:48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春回齐鲁,万物竞发。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和农业现代化先行地,山东以“稳面积、提单产、强科技”为主线,将春耕备耕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多措并举,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注入澎湃动能。

  政策护航,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手中有粮 ,心里不慌”,山东深谙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近年来,全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通过惠农政策精准发力:实施小麦种植面积卫星遥感监测与补贴挂钩机制,确保“种粮则补、应补尽补”;提前拨付2025年农资保供专项资金,落实最低收购价、生产者补贴等政策,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在德州、聊城等产粮大县,政府组织农技人员下沉田间,“一对一”指导小麦返青期镇压保墒、水肥调控,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转化为丰收底气。

  科技赋能,智慧农业跑出“加速度”。在潍坊的万亩麦田里,搭载北斗导航的无人拖拉机实现厘米级精播;临沂的蔬菜大棚中,智能温控系统与病虫害监测预警平台联动,让“指尖种田”成为现实。2025年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春耕春管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更是明确路径:推广冬小麦镇压追肥一体机、花生起垄精播联合作业机等智能装备,推动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5%以上。科技与传统农艺的深度融合,让“汗水农业”向“智慧农业”加速转型。

  链式协同,打通春耕服务“最后一公里”。面对春耕期间农资需求高峰,山东构建起“政府+企业+农户”协同保供体系。中农联合等龙头企业日均储备化肥30万件,并通过“农资直供”模式减少中间环节,让优质农资直达田间;供销系统联合铁路部门开辟“绿色通道”,确保种子、农药等物资运输畅通。在监管端,全省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利用大数据平台溯源抽查,让农民用上“放心种、安心肥”。这种从生产到配送、从质量到价格的全程护航,为春耕备耕织就了一张“安全网”。

  耕耘希望,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春耕不仅播下种子,更孕育着农业强省的未来。在寿光的育苗基地,番茄、辣椒等蔬果新种搭载生物技术破土而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上,耐盐碱小麦品种通过机械化播种焕发新生机。这些“齐鲁良种”与智能农机、新型职业农民共同构成现代农业的“金三角”,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延伸。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站在春耕的节点眺望,山东正以科技之笔描绘农业高质量发展新画卷。从胶东半岛到鲁西平原,从泰山脚下到黄河两岸,这片热土上的每一次开犁、每一滴汗水,都在为端牢中国饭碗、谱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增添厚重注脚。(文/王艳平)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