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以新质生产力,筑牢“齐鲁粮仓”根基

2025-02-24 17:01:1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磅发布,“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首次被提出。作为农业大省的山东,连续十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千亿斤以上,近三年更是稳固在1100亿斤高位,肩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使命。

  山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科技是核心驱动力。在种业领域,山东不断发力,培育出众多优良品种。“齐黄34”高产稳产、耐逆性强、适应性广,成为我国种植范围最广的大豆品种;“郓豆1号”连续两年刷新山东夏大豆高产纪录,最高亩产达369.7公斤 ,这些优质种子为粮食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山东作为农机大省,农机总产值占全国四分之一。智能化农业机具、无人机、无人驾驶等先进技术广泛应用,种地从“靠经验”迈向“靠数据”,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青岛等地的农业企业在育种技术上不断创新,突破国外种源核心技术封锁,部分领域实现反超,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产业融合是山东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向。山东构建了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推动粮食产业产值持续提升。全省粮食产业产值过百亿的企业有8家,过30亿的达48家,20家企业入选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15家入选全省瞪羚企业,滨州粮食加工产业成功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此外,山东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提出到2025年设施农业总产值达5500亿元,通过开展设施种植集约化改造、设施畜牧现代化提升等六大行动,深入挖掘设施农业潜力,构建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发展格局。

  人才是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如今,越来越多爱农业、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创新的“新农人”扎根山东乡野。在聊城市茌平区耿店村,110多位“棚二代”带来新思想、新技术,建起现代化蔬菜大棚;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的王元虎返乡打造农业农创园;潍坊市昌乐县唐家店子村的梁其安成立果蔬专业合作社,创立“黄金籽”西红柿品牌,年销售额超8000万元。他们为乡村注入新活力,成为农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山东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必由之路。山东要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以科技为引领,以产业融合为路径,以人才为支撑,突破发展瓶颈,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让“齐鲁粮仓”的根基更加稳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文/王鹏)

责任编辑:张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