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创新驱动发展 齐鲁大地谱写科技新篇

2025-02-19 17:05:37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近年来,山东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目标,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转型升级、创新生态构建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这片孕育过“孔孟之道”的齐鲁大地,正以科技创新的星火燎原之势,书写新时代的奋进篇章。

  基础研究突破,筑牢创新根基。科技创新之基,在于基础研究的深度。山东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2023年全省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9%,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六。济南超算中心“山河”超级计算机算力突破460PFlops,支撑气象预测、基因测序等领域的突破性研究;青岛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构建起全球规模最大的区域海洋观测网,“透明海洋”计划使我国深海探测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些“国之重器”的建成,犹如在创新版图上插下标杆,为后续技术突破提供坚实基础。

  产业转型升级,锻造硬核实力。在潍坊,潍柴动力研制的热效率突破52.28%的柴油机,刷新全球纪录;在烟台,万华化学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建成全球最大MDI生产基地;在淄博,东岳集团攻克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技术,助力氢能汽车国产化进程。山东通过“链长制”推动16条标志性产业链协同创新,2023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突破48.7%,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新竹节节高”的格局加速形成。

  新质生产力崛起,开辟未来赛道。青岛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研制出时速600公里磁浮列车,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实现509公里光纤量子通信世界纪录,彰显着山东在前沿领域的突破雄心。更令人瞩目的是,山东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设备超3500万台,海尔卡奥斯平台孕育出15个行业生态,助力2.3万家企业数字化转型。这种“数实融合”的创新范式,正在重塑产业形态,催生智能家电、智慧农业等新经济增长极。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山东科技创新有挑战更有机遇。当“泰山攀登精神”与科技创新相遇,当儒家“格物致知”传统与现代科学精神交融,这片土地上必将涌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谱写更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华章。正如“墨子号”卫星闪耀太空,“齐鲁星”的科技之光,正照亮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文/高莹)

责任编辑:吴晓慧
新闻关键词:科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