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喜随小年至,纳福盼团圆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当空气中弥漫着年的气息,小年如期而至。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喜随小年至,纳福盼团圆”,不仅是一句简单的话语,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从多个维度去品味与思考。
小年包含着岁月沉淀的生活智慧。小年,作为春节的序章,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习俗。祭灶神,“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人们用麦芽糖等粘性食物供奉灶神,传达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扫尘也是小年不可或缺的环节。“扫尘驱垢净门庭,旧岁烦忧一并清’,家家户户打扫房屋,将灰尘、污垢清扫出门,寓意着把过去一年的晦气、不顺统统清除,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春,也包含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
小年联接着团圆与传承的情感纽带。“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 无论身处何方,人们都会在小年前后尽量赶回家中,与家人团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吃团圆饭,欢声笑语中,传递着亲情的温暖。这是中华民族血脉中流淌的文化基因,也是我们心灵深处最温暖的港湾。同时,小年的习俗和文化,也是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长辈们通过言传身教,将这些传统习俗传递给晚辈,让年轻一代了解历史、感受文化的魅力。
小年体现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共生。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小年为忙碌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停下脚步、回归家庭的契机,让人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感受到亲情的珍贵和家的温暖。“虽远千里外,心随归雁翔。” 同时,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对小年的传统习俗进行创新和发展。比如,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小年的文化内涵,举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民俗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这个充满希望和温暖的节日里,让我们重拾传统习俗,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共同守护这份团圆的美好,让小年的温馨与祝福,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美好记忆,陪伴我们走过岁岁年年。(文/王艳平)
- 聊诚评|2025小年:在古韵与新章中展现独特魅力2025-01-21
- 聊诚评|小年的尾声,新春的序章:携手并进,共创辉煌2025-01-20
- 聊诚评|小年拉开中国年的序幕 “浓浓的年味”浸染千家万户202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