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拓宽法治宣传维度,筑牢社会和谐基石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在社会的宏大架构中,法治宣传作为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的关键途径,意义重大。它是社会有序运行的基石,是公平正义的守护者,更是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的坚固盾牌。在新时代浪潮下,大力推进法治宣传,对于建设法治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拓宽维度,让法治宣传“无死角”。法治宣传要全面覆盖,打破地域、人群的限制,抵达社会的每一处角落。在偏远的山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村民们接触法律知识的机会较少。当地司法部门组织普法宣传队,翻山越岭深入村庄,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现场答疑解惑等形式,将土地法、婚姻法等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传递给他们。在城市的社区,针对老年人容易遭遇的电信诈骗、保健品诈骗等问题,社区工作人员联合民警开展专题法治宣传活动,以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提升老年人的防范意识。针对青少年群体,学校将法治教育纳入日常课程体系,通过法治主题班会、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多样化形式,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法治的种子。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让法治的阳光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人都能沐浴在法治的光辉之下。
创新形式,使法治宣传“入人心”。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法治宣传形式已难以满足大众需求,创新宣传形式迫在眉睫。不少地方借助新媒体平台,制作生动有趣的法律短视频。例如,一些法律公众号推出系列动画短片,将复杂的法律条文以卡通形象、幽默对白的方式呈现,让人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还有的利用网络直播开展法律知识讲座,观众可以实时互动提问,增强了参与感和学习效果。除了线上,线下的宣传形式也在不断创新。一些城市举办法治文化节,设置法律知识趣味游戏、法治文艺演出等环节,吸引大量市民参与。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改变了人们对法律严肃刻板的印象,让法律知识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真正走进人们的内心深处。
结合实际,促法治宣传“见实效”。法治宣传不能停留在表面,必须紧密结合实际生活,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在企业中,开展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帮助企业规范用工制度,避免劳动纠纷。通过举办劳动法律培训,让企业管理者和员工都清楚了解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相关部门深入农村宣传土地承包法、合同法等法律知识,为农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合法权益,避免因法律知识欠缺而遭受损失。在城市拆迁改造项目中,对拆迁户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确保拆迁工作依法依规进行,保障拆迁户的合理补偿和安置。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让群众感受到法治宣传带来的实际利益,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遵守法律,让法治真正落地生根。(文/杨朝政)
- 聊诚评|法治宣传点亮时代灯塔 护航社会发展航程202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