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登临泰山,探寻“何以中国”

2024-12-09 17:02:12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泰山,是我国首例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几千年来,伴随着山川崇拜、封禅祭祀、民间信仰、诗词歌咏,形成了积淀深厚的泰山文化,屹立起了一座中华文化的丰碑。登临泰山,或许我们能在“国泰民安”里感悟出“何以中国”。

  登泰山,感受“会当凌绝顶”的文化自信。泰山,山势磅礴,雄伟壮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富有“五岳之首”的美誉。“史迹莫古于泰山”,泰山之上庙宇、道观、石像、题咏碑刻遍布,颂岱诗文浩如烟海,泰山题材画作、雕塑、戏曲等艺术作品不可胜数......如季羡林先生所言,“泰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象征之一”,数千年来,泰山文化塑造了中华儿女宽厚仁和、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凝聚起了华夏子孙强烈的文化认同,也让我们在强烈的文化自觉中坚定着文化自信,赓续着中华文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登临泰山的有感而发,亦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彰显!

  登泰山,体会“泰山不让土壤”的文化包容。“登泰山而小天下”,登高望远,我们不禁折服于泰山的开阔胸怀。泰山文化在形成发展中广泛吸纳了各区域、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不断与时俱进、自我革命,使得泰山文化兼具政治、信仰、文化、精神等内涵,开放包容,包罗万象,与时偕行。“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也正是这种开放包容的精神,让我们在新征程上不盲目自大,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弦歌不辍”。

  登泰山,领悟“泰山石敢当”的文化担当。泰山石敢当既是一种传统习俗,一种文化符号,也是一种不畏苦难、勇往直前的担当精神。在文化强国建设中,我们更需要传承和弘扬泰山文化所衍生出的精神,秉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价值追求,坚守“登高必自”的攀登精神,恪守“埋头苦干、勇挑重担、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挑山工”精神,担起强国使命,实干作为。

  巍巍岱宗,众山之巅,美哉,大哉,壮哉!何以中国?登临泰山,或许你会有答案。(文/李林贵)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