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弘扬勤俭节约传统美德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从田间到餐盘,一粒米需要经历漫长而颠簸的旅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相关人员付出大量心血和汗水。然而,当前社会,令人痛心的餐饮浪费现象时常发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被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而全球每年粮食浪费的数量高达13亿吨,若能减少四分之一的浪费,能多养活9亿人口。(4月16日 澎湃新闻)
司马光所著《训俭示康》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勤俭节约是我们一直坚守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历史文化传承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转变公众意识,打开勤俭节约的广度。攀比之风往往带给社会的影响几乎都是负面的,如果不加以制止和引导,往往会引发从众效应,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随波逐流。“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时时刻刻都在警醒着我们要践行节约理念,拒绝铺张浪费。我们应当增强勤俭的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节约践行到实处。
增强创新引领,开拓勤俭节约的深度。科技创新是当今工业更新换代发展的重要支撑,做好创新就能助力发展,不断创新就能谋划未来。如今我国工业企业都在逐步落实绿色生产发展,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用创新推动绿色发展,将勤节约落实到实际生产当中,创造着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
优化监管措施,保障勤俭节约的力度。“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携手努力去落实。当前,“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模式,让盲目执法、人情执法的现象逐渐消失,并逐级落实主体责任,落实放管服理念,让工业企业逐步进入勤俭生节约的绿色发展轨道当中。因此,以政策为引导,形成多方监管合力,才能保障勤俭节约的力度。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看似小事,其实攸关个人和国家的之命运。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国无俭必亡。只有营造勤俭节约的社会氛围,才能更好地传承我们的文化。(文/隋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