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共襄青春大运盛会 谱写体育强国新篇
编者按:风起于青蘋之末,火燎原于星星之点。2月23日起,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推出《聊诚评·燎原计划》栏目。栏目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努力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网络评论品牌栏目,为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贡献力量。
见证运动精彩,感受体育魅力。7月28日晚,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成都开幕。2023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成都大运会对推动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开创新时代我国体育强国新局面。
扬青春风采,彰显青年活力,培养体育储备人才。本届大运会中国代表团有411位运动员参赛,平均年龄22.9岁,大多数为00后,在大运会这个为全球青年人、全球大学生提供的体育竞技赛场、友好交流平台上尽展中国青年风采。青少年是竞技体育的主力军,培养体育储备人才,一是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深化体教融合,为青少年埋下一颗爱运动的种子;二是提升高校、地方优秀运动员综合实力,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群众体育为竞技体育奠定基础,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更好开展,两者全面发展才能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借赛事效应,发展体育产业,健全体育服务体系。自成功申办大运会4年多以来,成都借力赛事效应加快城市发展,大大提升了城市吸引力。另外,大运会对体育产业的带动效应更为明显,成都体育基础设施不断提档升级,体育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体育产业链不断延长。未来,打造更多中国的世界赛事名城,需要各省市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2019)》,完善体育全产业链条,以健全的服务体系吸引更多国际赛事在中国城市举办,以赛事促进体育产业蓬勃发展,使其逐步发展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推动体育强国落实在产业发展的勃勃生机之中。
乘冬奥之势,弘扬体育精神,促进体育强国建设。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为成都大运会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借冬奥东风之势,成都大运会赓续“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共创未来”的冬奥精神,秉承“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的理念,为不同肤色、不同文化的青年构建一架沟通交流的桥梁,他们将沉浸式体验巴蜀文化独特魅力,感受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同时大运会的开展有助于提高中华体育文化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为促进体育强国建设构筑起体育精神高墙。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以赛事为媒,以竞技为桥,大运会正成为促进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和青年事业发展的重大牵引性工程。从“建设”体育强国到“建成”体育强国,要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推进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协调前行,广大运动健儿、中华儿女要继续大力发扬中华体育精神,奏响新时代体育强国最强音。(文/么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