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聊诚评|打击网暴毒瘤 还清朗于网络

2023-06-29 17:52:3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聊诚评|打击网暴毒瘤  还清朗于网络


   编者按:风起于青蘋之末,火燎原于星星之点。2月23日起,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推出《聊诚评·燎原计划》栏目。栏目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努力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网络评论品牌栏目,为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贡献力量。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网络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绝不意味着可以颠倒是非、信口雌黄。放任网暴,谁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受攻击者,必须敲响警钟,坚决打击网络暴力。

  理性冲浪,避免按键伤人。一些网民缺乏自律性和责任感,自以为是地站在“道德制高点”主持“正义”,或者为了博流量,肆意发泄自己的情绪,攻击、辱骂别人,甚至通过人肉搜索等恶劣手段实施网络暴力,实则是对他人合法权益赤裸裸地侵犯。警惕网络暴力向现实社会延伸,网络是把双刃剑,每个人都有被网暴的风险,希望网民都能遵纪守法、理性发言,多一些包容和善意,少一些主观揣测,保护好个人隐私,从自身做起,抵制谣言,共同呵护清朗的网上家园。

  监管到位,防止肆无忌惮。网暴是影响自媒体等网络平台健康发展的毒瘤,但对于网暴现象,却很少有平台真正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遏制,监管的缺失进一步放大了网暴的影响。有的媒体平台甚至为了热度,放纵网暴行为,以“标题党”来博眼球,恶意炒作,引起舆论发酵,竟成为网络暴力发展的载体。必须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加强平台监管,探索建立网暴预警预防机制,及时预警网暴苗头性问题,严厉打击发布充满挑衅攻击性言论的行为。强化对网暴当事人的保护,设置一键防护功能、快速举报通道等,让受害者免受网暴信息骚扰,切实保护平台用户。

  以法治暴,严惩戾气泛滥。网暴行为极易发酵,源于我国当前缺少有针对性的法律监管,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标准较低,施暴者受到的惩罚很难与其危害程度相适应。治理网络暴力,必须完善立法,有法可依。通过立法或通过司法解释,从法律层面界定网络暴力定义和范畴,明确网络暴力违法行为的责任,让充当“催化剂”的网络账号或者营销号付出应有代价,对平台的放任和不作为有相应的问责机制。以法律之力威慑妄图网暴者,为受害者提供更多援助,还网络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文/王茜)

责任编辑:吴晓慧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