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数字文明向“尼”走来
编者按:风起于青蘋之末,火燎原于星星之点。2月23日起,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推出《聊诚评·燎原计划》栏目。栏目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努力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网络评论品牌栏目,为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贡献力量。
聚焦人工智能对人类文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于6月25日在山东济宁曲阜召开,这是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成立后举办的首次专题性活动,对话以“人工智能时代:构建交流、互鉴、包容的数字世界”为主题。数字文明正缓缓向“尼”走来。
数字文明与“尼”相遇。选在尼山开展对话,体现了传统文明智慧与数字时代新知的碰撞交流。如果说人工智能预示着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山东尼山则记录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辉煌历史——这里人文荟萃,钟灵毓秀,是孔子的诞生地,也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人工智能,则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当一个具有深厚底蕴的文化高地,遇见划时代的科技驱动力,将擦出什么样的文明火花,令人充满好奇。
数字文明与“尼”相知。这是一场“传统”与“数字”的交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简单地复古,而是辩证取舍、推陈出新,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传统文化的新呈现、新表达。近年来,山东持续打造文化“两创”高地,不断为传统文化插上“数字翅膀”。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人工智能也是一把双刃剑,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人工智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要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挑战,就要从中华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中汲取智慧,让人工智能真正造福人类。
数字文明与“尼”相融。我们要推动数字文明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化技术紧密结合,为数字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底气。数字文明同样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撑,成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发展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不断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时俱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不断弘扬,更好温暖人心、促进社会和谐。
这次“尼山对话”必将更好推动人工智能、数字科技与文化文明交流交融。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更加积极的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快数字强省建设,聚力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聚力增强数字政府新效能,聚力优化数字社会新环境,聚力营造数字生态新格局,努力为数字文明繁荣发展贡献山东力量。(文/胡文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