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解“饭碗”难题,绘就业之路
编者按:风起于青蘋之末,火燎原于星星之点。2月23日起,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推出《聊诚评·燎原计划》栏目。栏目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努力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网络评论品牌栏目,为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贡献力量。
解决求职者饭碗的难题,不仅是对求职者的考验,更是全社会亟须面对的重要议题。如何更好的迎接最难就业季,聊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出“青年兴聊”工程,吸引青年来聊、留聊,就业、创业、兴业。
倾心打造青年集聚平台,加大政策集成力度。平台聚焦广大青年尤其是聊城籍在外求学就业青年,让国企发挥吸纳就业、扩大就业的带头作用,中小微企业和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派遣机构的支柱作用。为了提高各类企业和机构对于吸纳就业的积极性,还给予中小微企业500元/人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引入机构300元/人一次性补贴。与此同时不断完善住房安居、婚姻落户、子女教育、老人赡养、医疗服务等相关配套的人才引进福利,加大政策集成力度,以建设全方位、多层次的青年集聚平台。
着力加强青年创业扶持,支持青年创业创新。“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青年是就业的重要人群,更是创新创业的主导人群。为了更好地调动青年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聊城市人社局一方面通过举办各种创新创业大赛对获奖参赛项目和参赛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和重点扶持,另一方面通过优化提升各类创业创新孵化平台向青年创业者免费提供3年创业场所,跟进落实税费减免、担保贷款等政策。
全力筑牢青年发展保障网,打造青年乐业环境。要想将人才留在聊城,配套政策是关键。因此,政府在住房保障、赡养老人、子女教育、文娱活动的各个方面都给予了一定政策支持。比如:建设适当比例保障性租赁住房和人才住房,经济困难老年人可同等享受我市养老补贴政策,推动各学校开展课后服务,面向青年发放消费券、建设青年联谊平台等。
在就业季,政府通过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出台配套政策措施,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保障人才在聊城创新创业、实现理想,为聊城市的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文/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