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外贸东风 吹来山东新年经济发展“开门红”

2023-02-24 10:06:53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港口被誉为经济的“晴雨表”。山东是我国经济大省和外贸大省,近日记者探访山东三大港口看到,港区内不时有巨轮进出,各作业码头运输车辆穿梭如织,展现出充足的经济活力与韧性。

  山东充分利用了地利之便。山东具有发展外贸经济的地缘优势便利。东部临海有码头资源,高效的码头装卸和不断丰富的航线资源,为保障贸易供应链、产业链畅通提供有力支撑。如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创新应用氢动力自动化轨道吊、“5G+自动化”等前沿技术,可节省人力80%以上,作业效率比国外同类码头高50%以上。同时,作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2022年青岛港新增集装箱航线28条,国际中转同比增长10%,海铁联运箱量突破190万标箱,连续8年保持全国港口首位;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均实现逆势增长。

  山东做出了适合自己的对外经贸策略,在国家对外开放的格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开放的大趋势中开放,在发展的大趋势中发展。去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是我国依然保持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面对严峻复杂的外贸形势,我国对外贸易总体保持着上涨势头。山东迅速在国家发展的大局中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去年以来,借助我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深入实施的“东风”,全力稳外贸、拓市场,外贸经济逆势上涨,一片向好。

  山东各相关主体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积极为外贸经济贡献智慧和力量。比如相关外贸企业主体积极行动,抓住时机,主动出击,抢到了订单,占领了发展外贸经济的先机。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去年12月中旬以来,山东省级和各地商务部门组织外贸企业赴日韩、东南亚、欧盟等地开展商务洽谈活动,主动“出海”抢订单,这为经济复苏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多重不利因素下,去年山东依然交出优异的外贸成绩单。据青岛海关数据,2022年前11个月,山东外贸进出口达3万亿元人民币,总量超去年全年,同比增长13.5%,继续保持高位。(文/朱腾华)

责任编辑:刘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