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静音来自共同营造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自去年12月24日,京沪高铁、成渝高铁部分车次试点“静音车厢”后,上海地铁、公交也相继推出了静音相关措施。选择“静音车厢”出行的人们,需要自觉遵守“静音”约定。
我们经常可以在公共场所看到“禁止喧哗”文明提示牌,但路途中大声接打电话、孩子哭闹、公放音乐等声音实在不能归属于“喧哗”,自然就无法明确禁止。但大家的性格不同,需求自然不一样。有人喜欢叫卖声连连的小吃街,有人喜欢一望无际的静寂草原。这种因性格差异带来的需求差异,在出行途中尽可体现。因此,“静音车厢”的设定推出,力求把“喧哗”之外的声音也降至最低或者消除,给满足差异化需求带来无限可能。
特定车厢有了,怎样才能静音,或者说怎样才是遵守静音约定呢?铁路、地铁、公交都给出了近似相同的答案,除了明确禁止的“喧哗”以外,还要轻言细语、看管引导好孩子、将电子产品调至震动或者佩戴耳机等等。由此看来,与其说“静音车厢”是铁路、公交部门推出的服务措施,倒不如说是给需要安静而又能够安静地出行者开辟了新的“聚集地”。
当然,并不是说其他车厢就不需要静音。在交通工具相对密闭的有限空间内,声音都像被按下增量键,立体环绕声感觉明显。其实,个人的喜怒哀乐没有必要在车厢内与同行人分享,个人喜欢的歌声、剧集也不是每个人的共同爱好。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克制一下自己的情绪、独享自己的爱好、小声谈论生意或者汇报工作,不是淹没个性,而是保护自我,保护自我私密不泄露,保护自我不会招来异样眼光甚至是集体声讨。
在满足差异化需求方面,铁路、公交等部门今后还能推出什么样的新举措,我们不得而知,但透过“静音车厢”可以看出,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出行者本身文明行为的呼吁越来越强烈,要求也越来越明确,共建共享的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文/王栋)
责任编辑: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