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草根 > 正文

海铁联运擘画“立体文旅”新图景

2025-09-16 17:45:4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近日,由山东港口邮轮发展集团与国铁济南局青岛站联合推动的邮轮旅客“海铁联运西南通道”正式打通,邮轮旅客乘坐火车可从成都抵达青岛北站。这是铁路系统与港口集团深度协同构建“立体交通+邮轮服务”创新模式取得的重大突破,为青岛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破解行业难题,从需求洞察到精准施策。青岛邮轮母港长期以来面临内陆客源拓展受限的行业共性难题,西南地区虽客源潜力巨大,但因交通衔接不便,市场需求未能有效激活。面对这一瓶颈,山东港口邮轮发展集团与国铁济南局青岛站组建联合攻关团队,提前两个月深入成都等西南地区旅行社实地调研,精准掌握旅客出行时间、人数规模等核心需求。基于调研结果,团队创新性提出“定制化运力保障+全链条联动服务”方案,为首批240名旅客的规模化出行提供了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为行业痛点提供了“青岛答案”。

  创新服务模式,硬核支撑和人性服务并行。国铁济南局青岛站充分发挥铁路网络与枢纽优势,针对邮轮旅客“大规模、集中化”出行特点,在Z316次列车上加挂两节卧铺车厢,保障了大型团队的批量出行需求。在青岛北站,他们创新开设“邮轮旅客专用通道”,提供专人引导和专位泊车等服务,实现“火车—大巴—邮轮”无缝衔接,打破传统交通壁垒,大幅提升旅客通行效率。

  拓展发展空间,从西南首通到辐射全国。海铁联运西南通道的打通,为青岛邮轮产业实现差异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在国内邮轮市场产品同质化挑战加剧的当下,这一创新模式提供了特色化发展新路径。未来,双方将持续推动“海铁联运”合作模式常态化运营,并逐步向西北、华中、华南等更多省份拓展,持续扩大青岛邮轮“海铁联运”网络的辐射范围。这一创新模式为“引客入鲁”战略提供了可推广的实践经验,为加快建设国际领先的邮轮文旅港、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一条海铁联运通道,串联起的是西南内陆与东部沿海的时空距离,更是传统交通与现代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当火车的轰鸣与邮轮的汽笛共鸣,中国交通运输业正以开放的姿态、创新的思维,书写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文/王帅鹏)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