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应学“焦裕禄式”
党员干部要在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洗礼中,广泛吸收“大智慧”,汲取“大经验”,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
“问”字先行,学焦裕禄同志“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亲力亲为查实情。调查研究成果不会平白无故就跃然纸上,仅凭看别人作出的调研报告也不会看出什么名堂,调查研究就是要贴近现实、贴近真实,带泥土、沾露珠、接地气,不虚、不浮、不夸、不假。调查研究靠的是党员干部做好预习、带着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去田间地头,坐群众热炕头,和群众聊家常,寻找心灵契合点,用真情打好群众基础,搭建起信任的桥梁,让群众相信党员干部的干事热情和干事决心。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在调查研究上下真功夫,不“隔靴搔痒”、不“走马观花”,而是要多听群众“牢骚”,多思群众“抱怨”,多想群众“烦心事”,掌握实实在在的第一手资料,让每一次调研都不虚此行。
“研”字破题,学焦裕禄同志“我是你们的儿子”,一心为民出实招。调查研究基础是“调”,关键在“研”,我党自始至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因此,“研”要坚持以群众反映问题为导向,实事求是、一丝不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受侵害。党员干部要做好“研”字文章,就要立足群众反映的问题,去伪存真、科学归类,就要集思广益,问计基层,吸收群众的生活智慧,成立问题研究小组协同群众代表、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分析,梳理其中蕴含的科学脉络,找准问题突破口,真正把问题研究深、琢磨透,把“研究文章”压实研薄 ,为政策的制定打牢现实情况基础。
“解”字收尾,学焦裕禄同志“干部不领,水牛掉井”,以身作则,攻坚克难求实效。调查研究一步一个脚印走到“解”字关,是民之所急、民之所盼,是“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调查研究落脚点。要想“勇闯”“解”字关,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温暖民心,就必须让党的好政策落实到基层、飞入到寻常百姓家,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挺膺担当,用心用情用力写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出台新政策必然出现新问题,党员干部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要有“一叶落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预判和发现问题,提前深入学习政策,为群众做好政策解读,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用真情搭好党群关系连心桥,切实让群众感受政策温度、享受政策红利,让调查研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王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