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女性的土壤更应铲除
据媒体报道,近期,一则奥迪二手车广告惹众怒:一名婆婆冲向举行婚礼的夫妇,检查媳妇鼻子、耳朵、牙口……最后做出OK手势,随后出现奥迪二手车介绍页面,配音“官方认证才放心”。网友愤怒:“这不就是检查牲口吗”。
其实奥迪的二手车广告还有一个男版:一男子对女子说“我爱你”,于是两人一路狂奔回房间,女子给男子戴上了一整套测谎设备,让他再说一遍。
这两则广告,剥离了人性尺度,将人等价于可以进行质量检验的产品,对女性人格的蔑视格外明显。很难想象,这两则广告出自一个知名的国际品牌,或至少也是一个声誉颇佳的中外合资品牌。它们本不至于展示如此粗鄙的一面。然而,这种广告依然堂而皇之地出现了,这是值得深思的。
奥迪有着男性的符号意味,正如网络段子所说“为了我的奥迪你的迪奥”,将奥迪与女性背包相对称,其隐含意味不言而喻。因此,广告所取悦的对象是很明确的。广告的设计者,或许以为这类群体与此种认知是重叠的,高质量的产品与低格调的理念可以很自然地结合。
很显然,广告方低估了当前民众整体理性的水平,观众的反感铺天盖地而来。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拿物化女性作卖点,在今天显然是不高明的营销手腕。不过对事情的思索当不止于此。当年辜鸿铭在北大课堂上,面对学生嘲笑他的小辫子时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诸君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批评一个广告,是剪掉一根有形的辫子,那么心中的那根呢?
在不少社交平台,关于这则广告的讨论常有这样的声音出现:这难道反映的不是一种现实?某种程度上说,这则广告并非完全不着边际,它恰恰触摸到了时代的热点:婆婆代替儿子“检查”媳妇的情节,或许并非如此露骨与拙劣,但类似一幕大概不少人都经历过,这则广告隐约照见了部分现实。人们之所以出奇愤怒,不仅是广告让人不快,而是把生活中的不快津津乐道地展示出来了。
不妨回想一下新闻,几年前关注颇高的所谓“富豪相亲”也是如此,富豪们用着林林总总的量化标准,作为女性入围的门槛。这些富豪们,或许正与奥迪用户有着交集。再回想一下前段时间,所谓“相亲鄙视链”也一度喧嚣,只不过物化的不止女性。由此可见,这则广告的产生,源于一个欠考量的方案,也源于创作者对社会土壤的探测。
康德提出过“人是目的,而非手段”,这是值得我们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今天我们对一则广告不留情面地批判,这是值得欣慰的。同时也要清醒,产生这则广告的土壤依然存在,我们依然需要通过对个例的否定,汇聚起改变社会不良风气的力量。
(作者:王子墨)
- 莫让宣传标语成为“彪”语2020-06-19
- 六旬保洁员磕头阻止小广告,羞臊了谁?2013-04-18
- 登广告求婚,有钱人玩的游戏2012-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