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草根 > 正文

一场“生前追悼会”,值得叙说和回忆

2014-05-21 14:10:0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整整一个下午,我都沉浸在莫名的忧伤中。这不是电影《非诚勿扰》中“生前告别仪式”的桥段,而是发生在身边真实的“生前追悼会”。

  日前,在确诊肝癌晚期后,贵州患者林福溪登记死后捐献眼角膜和遗体。随后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林福溪召开了“生前追悼会”,亲自为自己的人生主持闭幕式。200多名闻讯赶来的亲友见证了这次告别。林福溪与前来参加他“生前追悼会”的人一一握手。“追悼会”首先播放了林福溪生平短片,随后亲朋好友轮番上台谈谈自己认识的老林。整个追悼会座无虚席。

  在熙熙攘攘的新闻中,这注定是一条不打眼的消息,但仍然有着被放大与继续诠释的意义。假如死亡明天来临,一切会是怎么样?骤然来袭的可能逝去,会否令你真正去思考一些与生命息息相关的事情?所谓向死而生,每个人被催生的内心波澜也许迥异,但并不那么忌讳地来直面生与死的话题,显然仍是稀缺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患者老林的“生前追悼会”上座无虚席。当素不相识的人们纷纷前来参加追悼会,感动他们的显然是一些深刻的东西。

  召开“生前追悼会”的主动态度,本身就是一种深刻。所谓“死亡追悼会”,其实就是直面死亡。所谓讨论死亡,其实也不过就是在讨论活着。“提前体验”随时可能到来的“死亡”,它是淡定从容的态度,亦是对于“生”的提前总结。“生前追悼会”的方式并不常见,但它会让人产生强烈的“墓志铭意识”:经由提前性的“追悼会”,召开者会更深刻认识到庸常生活中自己的“生存角色”,参与者则会从另一个世界反思自己生的得失,或过于竞逐蜗角虚名,无视了健康与亲情;或习惯了自甘沉沦,失去了奋力一搏的心。凡此种种,在此刻都令人唏嘘。

  在会场里体念”提前的死亡”,让终极省思以开放的形式而存在,这在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前,大概是无法想象的。正因为如此,“生前追悼会”具有格外的启示价值。事实上,如我们所见,老林召开的是一次“生前追悼会”,同样是一次眼角膜和遗体捐献告知会。老林坚定地表示,自己去世之后将把眼角膜和遗体捐献给社会。尽管器官捐献在中国早已不是陌生的事情,但它距离自觉举动不免尚有距离。从这样的角度来讲,老林在表达出某种对于死亡的豁达态度外,他还表现出了器官捐献的观念先行。一次观念先行,无疑就是对于器官捐献事业的大力助推。

  我无意去拔高一起“生前追悼会”行为的内在价值,但它不妨被记住。托马斯·林奇在他的《殡葬人手记》中曾经说,“安葬死者经过那么多的程序,就是要表明,他们曾经生活过,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别于一块石头、一棵杜鹃花,或一头猩猩,他们的生活值得叙说和回忆。”谈及死亡,总是沉重且压抑的,但在此之前的活着,不妨是好好的,不妨是理性与“有意识”的。所谓“生前追悼会”,它全部的意义正在这里。(王聃)

责任编辑:鲁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