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私塾”就神奇在背8万字经典?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日前,记者走进长沙县北山镇天乙学校。这是一所国学“私塾”,学校里有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学生28名,分别来自香港、江苏、福建等地。学校负责人表示,对于国学经典,学校有硬性规定:在初中毕业时,每个孩子至少要能背诵8万字以上,部分学生会被要求背到14万字至21万字。(4月2日《长沙晚报》)
“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乍看天乙学校的校训和孩子们嬉戏玩耍的场景,的确容易让人联想起孔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教育理念。但“初中毕业须背诵8万字国学经典”的规定却出卖了这华丽丽的宣传,让人看到国学教育的“另一面”。事实上,国学教育根本不是什么自由式教育,所谓“国学”其实质乃儒家“经学”,这种教育恰恰最不讲究自由思想,而强调“代圣人立言”,其极端表现便是八股,而这不正是当下众人反对的应试教育的滥觞吗?以“国学”反对应试,不啻为以己之矛破己之盾,何其滑稽可笑?
所以,每当看到一群孩童摇头晃脑诵读些自己都不懂的国学经典,笔者总是会想起我国经学史奠基人周予同先生,发表于1920年代的那篇名文《僵尸的出祟》。文中周先生怒斥带疾呼:“经学是可以研究的,但是绝对不可以迷恋的……绝对不可以让国内大多数的民众,更其是青年的学生去崇拜……如果你们顽强的盲目的来提倡读经,我敢做一个预言家,大声的说:经不是神灵,不是拯救苦难的神灵!只是一个僵尸,穿戴着古衣冠的僵尸!它将伸出可怖的手抓,给你们或你们的子弟以不测的祸患!”
当然,我没有周先生那么激进,也不一概地反对人读经。当官的读点“经”就不错,懂得“民为邦本”才能执政为民;做学问的读点“经”有好处,便于中西比较;心智健全的成年人读点“经”也不赖,可以修生养性不致大奸大恶,但孩童是不宜也没有必要读经、背经的。这是因为孩童年纪小、阅历浅、曲直难辨、五谷不分,你让他读“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他不懂;你让他背“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有悖现代政治文明;你让他理解“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还不如看《安徒生童话》了,抽象的道理总没有形象的童话来得易懂易记。
况且,那些授“经”先生的国学功底有几成也很难说。要是自己都不太懂,都是从《论语心得》中扒几句来教学生的,会不会“歪嘴和尚念歪经”呢?更重要的是,由于这种“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的教育既无法解决社会发展的具体难题,又与目前的升学模式、就业现实存在严重脱节,即便会背8万字经典又能咋样?故而,我想奉劝那些盲目推崇读经的家长们一句:要想孩童懂得平等、友爱、互助,不妨多看些童话少读点《经》。相比每学期1万元的国学“私塾”,买本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来读,不仅成本低,说不定感触还会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