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的教子经只适合“成功父母”
□ 易国祥(武汉 公务员)
11月19日,中青报报道了杨澜教育一双儿女的成功经验。我把它分别推荐给两类母亲,一类是杨澜式的母亲,一类是非杨澜式的母亲。前者非常赞同。后者很难苟同。不同的反应说明一个问题:杨澜的教子经只适合“成功父母”。
我先界定一下“成功父母”——有事业、有实力、有文化。父母的成功足以抗拒不从“应试教育”带来的挑战。
杨澜说,比管孩子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看到父母如此享受自己的工作,享受自己的人生。普通父母的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极少有生活在底层的人,能从谋生的劳作中体会到快乐。像电影《美丽人生》中的父亲,把牢狱之苦当快乐展现在孩子面前,多在艺术作品中。而杨澜的工作就是她热爱的事业,在孩子眼中当然是阳光般的“享受状”。
杨澜认为,人格培养、身心发育、智商情商逆商一个都不能少。且不说这样的认识,只有杨澜这样的成功女性才能真切或较早认识到,即使有人认识到了,没有充沛精力,强大实力,怎么能够做到“一个都不能少”。他们能做到的,是送孩子上学,尽到此责就善莫大焉了。杨澜说的“一个都不能少”,普通的家长可能一个都管不过来。
在“培优”问题上,“非杨澜式”母亲说,即使杨澜的孩子没有通过成绩敲开名校之门,凭杨澜夫妇职场的成功和积累的资源,只要愿意,绝不会与优质教育绝缘,孩子的未来不至于令父母恐慌。在奥数和运动面前,杨澜可以毫不犹豫地给孩子选择运动。而普通父母,哪敢让孩子去玩“平中险动作”,若拼“应试”,尚有成功可能。
“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的根本是财富观”,把钱、情感、价值、精神放在一个相对合理的位置上,是杨澜对流行认识的深化。但这也是有实力的父母才有的纠结。“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那些自己没有成功的父母,你要他没有孩子的寄托,不可能。
杨澜智慧和练达,见到那么大世界,有那么多精彩,这是多数孩子不可企及的资源,也是杨澜放手孩子成长的底气。“非杨澜式”母亲从杨澜这里可以吸取的是,身教比言传更有说服力。要了解并尊重自己的孩子,根据自己的实力为孩子创造学习和进步的条件。很多孩子要以非凡的毅力,经受住应试教育的磨难,还要努力保持人性的本色,以待未来。
- 杨澜之问 问出了什么2013-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