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音车厢”,此处无声胜有声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12月24日起,铁路部门在京沪高铁、成渝高铁的部分车次试点推行“静音车厢”服务,旅客通过铁路12306网站、手机App、自动售票机等渠道购买指定车次车票时,可根据系统提示自愿选择购买“静音车厢”车票,并且自愿配合遵守“静音”约定。
“静音车厢”,顾名思义,列车乘务将在此类车厢提供低声报站、关闭娱乐设施音量、扫码点餐等无干扰服务,人性化地为渴求安静的旅客营造一个更加舒适的乘车环境。旅客选择此车厢后也应照顾好儿童避免喧哗、避免视频音源外放、高声接打电话、手机铃声过大等影响他人的行为,自觉保持安静。
此消息一出,就得到了饱受此类问题困扰旅客的一致点赞,网友纷纷评论渴望公共交通工具上的静音服务全面推行。笔者认为,铁路部门推出的此类服务击中了社会痛点,引起了旅客共鸣,让许久以来人们厌烦的现象有了应对的可能。
对于旅客来讲,乘坐高铁的几小时旅程,陪孩子玩耍、看视频玩手机消遣,高声接打电话无可厚非,似乎也是旁人无权干涉的自由。但是站在道德层面来讲,在封闭的交通工具里,制造过大的声音、不洁的气味,都是对他人公共权益的一种冒犯,笔者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个人喜好、个人习惯、个人事务理应适当制约、相互妥协,这也“静音车厢”倡导的文明新风和服务理念。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一味苛责哄不好哭闹幼儿的着急父母、急需电话联系处理事务的焦虑白领,更不能苛责需要安静环境的广大旅客来分担这些“噪音费用”。“无声之境”与“有声之语”之间本就不存在对立关系,甚至存在着交集,而“静音车厢”的试行,恰好给了旅客们一个差异化和人性化的选择,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所有旅客群体的合理权益。
在笔者看来,“静音车厢”的设立,反映的就是乘车时的矛盾与纠纷,追其本质,则是唤醒社会公众文明乘车的责任意识,是呼吁大家文明乘车的高度自律。良好的公共秩序,需要全民素质的共同提高和维护,不管您乘坐的是不是“静音车厢”,当您掏出手机时,请先考虑他人,再考虑自己。当您要“发声”时,请先想想是否“此处无声胜有声”。(文/李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