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博弈 > 正文

方言要不要保护,如何保护?

2017-05-19 14:56:0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

  主持人汪涵独自出资465万元,在湖南发起了一项方言调查“響應”计划。“響應”就是对应“乡音”这两个字。他们计划用5年到10年的时间,对湖南53个调查地的方言进行搜集研究,用声像方式保存方言资料,进行数据库整理后无偿捐献给湖南省博物馆,作为湖南省博物馆永久的人文类史料保存起来。(《新华每日电讯》5月5日12版,扫描左边栏二维码可阅读)

  本报报道刊发后,有无必要保护方言、如何保护方言,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青年报》随后的一项调查显示,逾七成的受访者认为,年轻人依然有必要说方言。

  没有乡音,何处遣乡愁?一句句方言,连缀着一份份情感,也连缀着太多人关于故乡的记忆。在长期的使用中,方言早已衍化为一种身份识别的“符号”,成为拉近人们情感、凝聚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第46期议事厅,新华每日电讯邀请新华社记者、业内专家、文化学者共同探讨方言保护的可行路径,以期为赓续乡愁提供借鉴。

  策划:易艳刚  漫画:曹一

  留下乡音留下方言,或许不能再迟梁建强

  在湖北咸宁,有一位六旬老人,因为自费出版一本书而小有名气。这本叫《咸宁话》的书,包含了咸宁市6个县、市、区的1万多条方言的注释以及例句、出处等。作者陈大银是一位退休老人,为编纂这本当地的第一本“方言词典”,他前后花了9年时间搜集整理材料、反复考证。

  投入这么多时间和精力,还是自费出版,值吗?“值!再不整理,就晚了。”老人说。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普通话得以更广泛地应用,而方言的使用人群和使用范围则不断缩减。对许多“90后”“00后”而言,方言更是早已成为一个遥远的概念。

  方言,本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学家刘半农曾说过,方言是一种“地域的神味”。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方言已逐渐形成完整的语音结构系统、词汇结构系统和语法结构系统,并已成为区域内民众进行社会交际的一种联结纽带。方言富有特色的表达,往往与一个地方的风俗、文化等相互融合,是乡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一句句方言,连缀着很多人关于故乡的记忆。在长期的使用中,方言早已衍化为一种身份识别的“符号”,成为拉近人们情感、凝聚文化认同的重要媒介。在急遽变化的全球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如果方言与故乡的过往一并凋零,乡愁也就成了无根的浮萍。无论是出于情感传承,还是从文化传承等角度考虑,方言都应当受到保护。

  需要明确的是,关于方言的使用、普及、推广的场合、范围以及覆盖人群等相关的规范与要求或可探讨,但保护、传承好方言,让这一承载着群体乡愁的文化记忆不致在时间的冲刷中消失、堙没,应当成为一种共识。

  不过,保护方言不能只停留于理念层面。要实现“记得住乡愁”的目标,必须落脚于切实可行的举措之中。作为一种口口相传的语言文化资源,方言文化一旦消失就很难恢复。因而,保护工作必须重视提前介入、全面推动。

  更好地保护方言,民间层面的传承与保护必不可少,相关职能部门的主动作为同样不可或缺。2016年,湖北省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湖北片区项目,依托一批高校,湖北建立了10支调查团队,计划在3年内完成对省内50个汉语方言点的调查和记录。政府部门的积极介入,为系统、全面、深入地开展相关的调研和保护工作,创造了优渥的外部条件。

  保护好方言,还离不开新科技、新手段。以湖北为例,调查团队分赴不同的汉语方言点实地调查,并进行音、像摄录和语料整理。每个调查点,寻找4名“方言发音人”。这些“发音人”,需在当地生活时间较长、到外地较少,能说纯正地道的方言,调查团队将对他们进行语音采集。而在上海、江苏、山东等地,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等相关依托新媒体渠道的保护举措,也正在推进之中。

  留下方言,留下乡音,才能更好地赓续关于乡愁的记忆。别让“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的场景,只存在于诗词中。(梁建强)

  保护方言与推广普通话并不对立

  我们提倡研究和保护方言,不仅仅因为学术需要,更因其有很多的社会价值。方言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具有长远意义,如同物种意义上的不可再生性。我们今天仅用短视的眼光看待方言,可能看不到它实在的价值,但如果因此忽略它,任其消失,则是不可还原的。

  方言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方言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比如湖南花鼓戏,以其特色与影响带给人们独有的艺术享受;第二,我们用传统方式做训诂研究,解释古代文献词义、句字,需要借助方言;第三,语言的多样性是丰富人类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个观念:只有用自己最熟悉的母语,才能精确表达人们心灵最深处、最复杂情感。没有乡音,无以慰藉乡愁。任何一种方言都是一种知识体系,都是特定的族群在特定的地域生活多年之后文化风貌的呈现。一个多元的社会,应该允许人们用方言来表达情感。

  方言能极大增强同一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但也会在人们跨地区交往中造成一些困难。在现有的交通通讯、信息化的背景下,方言差异性减少、普通话影响扩大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个现实。考虑到方言的价值,我们希望方言不要以这么快的速度退出社会生活,希望方言在更长的时间里能以一定形式得到传承。

  据统计,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都使用不止一种语言。因此,我国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没必要将方言保存保护与普通话推广对立起来,双语双言、多语多言应是社会之常态。社会要逐步养成双语双言、多语多言的状态,并习以为常——我们在完成不同的社会交际功能、适应不同交际场合时,完全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进行。

  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多言多语应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这实际也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常态。中国南方地区多言环境情况较多,尤其像广西这样的地方,一个人往往会说几种方言,比如西南官话、粤语、客家话,有的还会说壮语。这是百姓自然而然掌握的,并不存在学得多就学不好的情况。因此,在目前环境之下,城市的家长不用担心孩子以后普通话说不好,要让孩子从小有机会说方言,与普通话同时接触。研究表明,实际从小处在多语状态的人,脑部神经系统的发育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双语多语环境下的孩子在智力发展过程中,并不会吃亏,反而还更有优势。

  不过,方言毕竟是触动人们敏感认同神经的因素,因此在多语多言的社会里,使用不同方言的人,要有语言使用文明的意识。这种文明意识,说到底就是要兼顾对方的心理状态,并成为一种习惯。在交际的现场,方言的使用要掌握度,要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这种文明意识不是短时间能形成的,但我们在进行方言传承和保护时,也要把这种意识传播出去。我们并不鼓吹方言独大,而是主张构建一种和谐的语言生活环境。(姚羽)

  保护方言首先要剥离“身份歧视”

  要不要教孩子说方言?相信很多人有这样的困惑。矛盾的焦点,除了说方言会不会影响普通话发音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方言背后的“身份歧视”会不会代际传承。别的小朋友都说着“高大上”的普通话,你家孩子突然冒出一句方言,会不会一下子就“低粗土”了呢?

  千百年来,汉语方言土生土长在农村。可是中国农村的地方文化早已支离破碎,方言的文化自信也渐趋于无。到2030年,我国城市和城镇化比例将达到70%。于是有人调侃,未来中国的汉语方言大约也就剩下京津冀、吴越徽和闽粤台等语系了。如此看来,倒不是不可能。

  我们身边,有一些人因为担心被戴上有色眼镜而不愿意说方言,更别说保护方言了。部分流动人口,为尽快适应流入地的社会文化,会刻意冷落、遗忘家乡的方言,转而熟悉、学习流入地的方言。看似乡音的切换,实则是渴望身份的转变。

  由此可见,保护方言,首先要剥离方言背后的“身份歧视”。说方言不等于没素质,只不过要注重语境和场合。歧视方言主体,对地方语言文化特色没有包容力,才是真的没素质。

  再者,方言流失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方言传承也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么不堪一击。在大浪淘沙、去糟粕取精华的过程中,劳动人民的智慧会赋予它新的生机。

  一直以来,舆论焦点往往放在方言的保护与推广普通话之间的矛盾上。其实,问题关键并不是方言该不该保护,而是什么样的方言值得保护——这是内涵和范畴的问题,也是定位和功能的问题。

  从语言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作为文化的方言”和“方言文化”并非同一个意思。笔者认为,“作为文化的方言”能够较好地摒弃方言背后的“身份歧视”,将方言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文化现象来审视,并加以保护和传承。具体来说,大致包含三个层次。

  一是作为历史记忆的方言——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全中国以汉语方言为母语者有11亿。所以方言或许是乡愁最直白的表达了,就是你一听我说出口就能热泪盈眶,本来要握手的也立马改拥抱了。

  二是作为审美认知的方言——体现并传承地域独特文化之美,社会核心价值中的真善美。比如上海话里,“222”中三个“2”有三种不同的发音。衢州话中,“下雨”为“落雨”,茄子叫“落苏”;义乌话里筷子念“箸”,吃饭叫“食”,都保留了比较优雅的古语发音。

  三是作为族群识别的方言——方言和俗语息息相关,串联起“约定俗成”的族群识别符号。比如温岭人之所以为温岭人,从方言中就可以感受到海边独有的潮湿气息——有一种争分夺秒叫“赶潮落水”,有一种搞不清楚叫“买咸鱼放生”……正如网民“BY858”所说,普通话或许可以让你走得更远,但方言,却可以让你记得从哪里出发。(俞菀)

责任编辑:宋莉
新闻关键词: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