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博弈 > 正文

《小苹果》到底该不该进军营?

2014-08-29 10:14:00 来源:环球时报 晋中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小苹果”不能进军营

  最近,我在央视节目频道看到一个“小苹果”征兵宣传片:一群解放军战士随着音乐在扭“小苹果”。尤其荒诞的是,画面上显现我军战机、坦克、航母等画面,背景歌词竟然是“小苹果”俗气的爱情表白。网络上也广为流传“国防部转发‘小苹果’征兵片:男女兵列队齐扭动”,还有“解放军战士教灾区小朋友跳‘小苹果’”。“小苹果”大有成为军队流行舞之趋势。作为一个前军人,这让我感到震惊。

  歌曲舞蹈有格调雅俗之分,对应的表演场所也有所不同。韶乐是正音雅乐,而郑音淫靡,“好滥淫志”,所以“祭祀弗用也”。音乐舞蹈,军营内外有区别。在k厅,风花雪月随人唱去,但军营不能唱。军歌应该是雄健豪迈、鼓舞士气,令人振奋昂扬,所以常常是进行曲。当然军歌也可以抒情,比如“一条大河波浪宽”。还可以富于情感,比如“血染的风采”等。但“小苹果”基本属于儿歌调,军营总不可成为“男女兵齐扭动”的儿童乐园吧?

  当兵参军是一件光荣而严肃的事,因为参军是奔赴沙场保家卫国,会有流血牺牲。而“小苹果”的舞曲,会让准备应征入伍的青年,觉得是去参加一场儿戏。尤其,用“小苹果”的流俗爱情话语来比拟战士对祖国的爱,非常不合适。

  音乐能引发人们的联想,我们唱《英雄赞歌》,会想到电影《英雄儿女》。那些扭“小苹果”的解放军战士,脑子里想着“小苹果”mv里两个光屁股男扭动乱舞的画面,如何能上战场杀敌?

  就像骑马舞的流行是美国在推广,“小苹果”在中国泛滥,背后也有一股势力通过媒体力量,大力捧炒推广。儿童玩具大黄鸭进颐和园,儿歌调“小苹果”进军营,这种流行时尚的本质,是让国人审美幼儿化,低俗化。

  值得注意的是,“小苹果”的编导是一位金姓韩国人。二战后,美国在文化上成功改造了日韩青年,让他们去男性化,娱乐、审美、心智变得儿童化。目前,这种美国主导的文化改造正通过韩流日风,影响中国青年。这一点值得中国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警惕。(河清 晋中日报)

    跳个“小苹果”丝毫不影响战斗力

  《环球时报》近日发表一篇浙江大学河清教授写的《“小苹果”不能进军营》的文章,大意是“小苹果”歌曲郑音淫靡;征兵入伍宣传片中解放军男女战士跳“小苹果”让入伍青年觉得参军是一场儿戏;“小苹果”让国人审美幼儿化、低俗化,我们国家因此要高度重视和警惕。

  笔者阅罢,想对河清教授说一句“您想多了!”“小苹果”不是毒苹果、不是洪水猛兽。满大街的“小苹果”到处播放,至少说明此曲音乐人营销团队的推广、策划水平之高,效果之好。音乐本身也让人过耳不忘,简单重复的旋律和通俗押韵歌词,加上搞笑的 MV 让人耳目一新。说“小苹果”是郑音淫靡,实在是牵强。“小苹果”的舞蹈韵律本身表现出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只是MV画面拍得有些风趣、搞笑、诙谐、男扮女装,可能让一些人不喜欢。

  如今想入伍的 “90后”也并非幼稚,他们不是当年读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傻秀才。比起“80后”、 “70后”来,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为宽广,脑袋里所知道的事情比当年同龄青年要多很多。不久前一项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对自己祖国认同感最高、最客观的恰恰就是“90后”。

  在征兵宣传片里,出现战机、坦克、航母画面,背景必须是严肃的,军歌、军人出现的画面也应该是流汗、流泪、流血的场景,这的确是征兵宣传的一种。但宣传片的类型不能只是一种。军队和社会密不可分,部队并不与世隔绝。拍个新潮卖萌的征兵片其实也告诉大家,部队在思想上也不落伍,也在及时更新社会信息,他们并不墨守成规、固步自封,除了威武的正面形象,军人也有可爱的一面!

  部队生活可以是多样化的。当然,主要的任务应该是一贯的经常性的刻苦操练、时刻备战,可业余生活当然应该也有娱乐,唱唱歌、跳跳舞,哪怕是跳跳“小苹果”,情感上宣泄一番也无妨。人的生命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军人也一样。如果过分追求“高大上”就会显得“假大空”。人终究是有血有肉的生命,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人的天性,严肃与活泼不是永远对立的,军营是严肃的地方,军营也应该是有活力的地方。

  至于战斗力问题,我以为业余生活战士们跳个“小苹果”也丝毫不会影响部队的战斗力。以色列士兵貌似纪律松散,实战不容小觑!如今我们的军力强大了,仍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但要说被一首流行曲吓怕,实不应该。

  总之,“小苹果”不过是一首好听的流行歌曲,对其何须危言耸听、上纲上线!还是老话,只有真正解放思想,才能与时俱进!(侯惠兵 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鲁珊珊
新闻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