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女贪官贴情色标签 你怎么看?
对“以色谋权”决不能手软
据统计,今年已有12名女性官员被纪委通报调查,其中多人涉及权色交易。扬州环保局局长金秋芬被指为南京原市长季建业的情妇,湖北宜昌副市长郑兴华与湖北原副省长郭有明有关。专家称,女性职务犯罪中很多涉及两性问题,以色谋权,拥权腐败。12人中,6人担任地市县(区)要职。(6月16日《新京报》)
这12名被中纪委或地方纪委通报调查的女官员自然是品尝到了党纪国法的“颜色”。她们丢了人、丢了色、丢了官,很不值得。这些以色谋权的女性,攀的高枝都是“高大上”,高枝折了才被牵连出来,她们本身也都位高权重。人们疑问,假如她们的位置不是这么高,是不是就会成为漏网之鱼?
以往事实似乎能印证公众的猜测:贵州一名落马副县长被曝染艾滋,供出30余异性名单,结果这些女干部依然在岗位上;徐州市委原组织部部长陆正方睡过了近百名女干部,这些女干部也因不是位高权重而依然在岗。
以色谋权危害的是国家,是社会,是人民,是公平的出彩机会。无论这些女干部们是主动送上门的,还是被逼无奈的,无论是攀上高枝混到了重要的岗位,还是仅仅用色换了一个普通的岗位,都是需要严加处理的。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稍有姿色的女性干部不敢去以色谋权。
纪委在查处以色谋权时,绝不能“怜香惜玉”,而我们的干部选拔制度,却必须做“护花使者”。想想看,一些女性干部为什么会以色谋权?有的确实是自己主动投怀送抱的,可也有很多是被逼无奈的。2009年,西安市质监系统一名年仅36岁的副处级女干部张某,含恨留下长达11页的控告信服毒自杀。原来那里的一名男领导经常骚扰她,许诺只要愿意就可以提拔。这说明畸形的官场生态,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部分女性干部的人格与灵魂。这需要我们用制度来呵护,为女性干部的选拔扫清一些人为的障碍,使以色谋权失去生存的土壤。
总之,杜绝以色谋权,需要有关部门从两方面下手,一是查处的时候绝不手软,即使靠色贿上来的女干部没有贪污腐败,即使官帽很小,即使是被逼无奈,也要严厉查处。一是在制度设计上要去除腐败温床,让真有能力的女干部升迁起来光明正大、顺风顺水,这样的干部选拔机制才是健康的。(郭元鹏)
动辄给女贪官贴情色标签为哪般?
本月9日,江苏省纪委发布消息称:扬州市环保局局长金秋芬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初步统计显示,金秋芬系今年以来,被中纪委、省级纪委通报的第12名被调查女性官员。据统计,心态失衡、为感情所累、生活追求失道、权色交易是女性官员犯罪的关键词。(《新京报》6月16日)
通观上述报道,关于女性官员犯罪的这4个关键词,并非从这12名女官员中总结出来的,而这12名涉案女性官员中,被证实涉及所谓“权色交易”的其实只有2人罢了。但一些网络媒体在转载该新闻时,却大多采取了这样的“核心提示”:今年已有12名女性官员被纪委通报调查,其中多人涉及权色交易。金秋芬被指为南京原市长季建业的情妇,湖北宜昌副市长郑兴华被指与湖北原副省长郭有明有关。专家称,女性职务犯罪中很多涉及两性问题,如以色谋权、拥权腐败。
媒体在报道这12名涉案女性官员时,一一刊载了她们的照片,国人向来就有善于联想的“特长”和先入为主的观念(往往认为不少女性官员就是靠情色上位),再加上网媒的这种“核心提示”,给读者的错觉好像是,这12名女官员全都有权色交易问题。于是,网络上骂声四起,其辱骂内容大都是与情色有关的侮辱性极强的字眼。
网友们对贪官和腐败的痛恨可以理解,但不分青红皂白就给所有女贪官贴上情色标签并大肆辱骂,就有失理性。女贪官们所犯下的过错或者是罪行,自有党纪国法去处理,舆论审判也该有一道需要坚守的道德底线。女贪官很可恨,但她们也有尊严,平白无故地蒙受私生活方面的无端猜测和想象,甚至人格上的侮辱,这对她们来说并不公平。
这虽然与媒体故意设置吸引人的噱头甚至是误导有关,但人们对女官员的私生活格外感兴趣的确是不争的事实,否则,一些媒体也不至于在女官员的两性问题上大做文章,而“专家”也不至于煞有介事地给总结出女贪官“以色谋权,拥权腐败”的所谓腐败铁律。其实,根据公开报道,考察所有涉及两性关系的女性官员,目前真正完全符合这一腐败铁律的也只有原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蒋艳萍一人,其他女官员充其量也只是与有关领导保持不正当关系,或者是其个人的私生活比较混乱,岂可一概而论?
不要给所有女贪官统统贴上“权色交易”标签,也不要被个别女贪官的两性问题遮蔽了腐败的实质,其实一切腐败的根源都是权力腐败。正如有专家所指出的,“腐败不分年龄,不分职务大小,更不分性别。女性职务犯罪增多,表明权力运行有漏洞,权力监督不到位。因此说根本问题还是如何制约权力。”如此而已。(辛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