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博弈 > 正文

大学不放八旬院士:你不能退休,靠你说话呢!

2013-11-21 14:09:00 来源:羊城晚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今年11月,年满80岁的沈国舫院士,向工作了一辈子的北京林业大学表达了退休的意思,结果,学校的党委书记和校长都不放。“他们说你怎么能退休呢,你是我们学校的旗帜,还要靠你说话呢。他们不肯放,即使我到80岁了”。沈国舫还是环保部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的中方顾问,今年他也表达了请辞的意思,结果对方硬拉着不放,“他们说,找不到合适的人来顶替”。 (11月18日《中国青年报》)

  背景:院士制度改革提上日程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早在2012年的院士大会上,院士制度改革就已提上议事日程,改革方向包括:保持院士称号的学术性和荣誉性,不与物质利益挂钩;坚持院士增选工作的独立性和学术性,减少非学术因素的干扰,等等。 (据中青报)

  批评:不少院士乐当花瓶

  九峰老汉:有些院士确实有“羊头狗肉”之嫌。

  麻里:院士被人当花瓶,也有不少院士乐于做花瓶。

  可宝:人家都80岁了还不让退,真找不到一个人替代吗?别的院士是干嘛用的?

  消灭法西斯:学校因为有了这面旗帜教学水平提高了吗?教育质量上去了吗?

  感叹:原来院士也很可怜

  绵绵_清风 :后继无人啊!

  火一把:院士一大堆,诺奖没一个!

  笑看人生:一所大学如果只能靠一个老人来撑门面情何以堪啊!

  ynkyngj:原来院士也很可怜,都80岁了还被人绑在工作机器上下不来。

  调侃:菩萨哪有退休一说

  搜狐网友:院士是一尊菩萨,菩萨哪有退休一说?

  困兽犹斗:现在是要延迟退休了,院士有点跟不上形势啊!

  格桑花:怪不得花钱也得买院士呢,原来是这么回事,回报率太高了!

  理解:绝大多数院士很牛

  琴师009:有很多真才实学、名扬天下的老院士确实是学校的精神支柱和旗帜。

  地老天荒:80岁就不能干活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能评上院士,绝大多数都是很牛的人。

  大智若愚:我是不赞成真正的科学家退休的,除非本人确实已经力不从心了。如果中国真的有像钱学森、邓稼先、李四光那样的科学家,中国的老百姓一定养得起,也愿意养!

  思考:学术靠边见怪不怪

  繁花似锦:当学术成为利益的附属品时,这一切也就见怪不怪、天经地义了。

  simplewords:改革的难度就在于利益的重新分配,既得利益者会千方百计地阻挠改革,而且会巧立名目,从而更多地攫取新的利益。

  jtgg:现在的院士可不是填一张表格就能成的事,要身后整个单位、甚至整个系统齐心协力帮助运作才能评得上,上去之后就是本单位在学术界的一票,是争项目争资金的重要依据。如果退休等于单位的这一票就作废了。

  建议:院士数量排名要禁

  大宋的森林:取消院士终身制,改为5年一聘;有成果,才可再聘;没有成果的,不予再聘。

  修身养性:应该禁止各高校、单位公布院士数量和名单,不得以院士数量搞排名。(专题整理 小正)

  点评

  院士定位异化或许更值得反思

  从某种意义上说,“活到老干到老”是当今中国院士们最为真切的写照。

  一方面,要“熬成”院士,即便还没垂垂老矣,多半也已接近退休年龄。如果刚评上院士,便退休回家含饴弄孙,未免有“不把院士当宝贝”之嫌。尤其是当一些院士自身在团队中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再加上院士本身所具备的影响力,的确不适合“过早”退休。

  另一方面,院士称号的得来,自然少不了来自院校与科研机构各方的倾力支持,既然如此,院士称号不再只是个人荣誉,而被当作院校以及科研机构的公共资源,也就并不意外。于是,院士想要退休,院校表示反对,年满80岁仍然要站好院士岗,某种程度上也不过是院士荣誉资源化的必然结果罢了。

  作为独立个体的院士,到了年龄退休与否,当然应当首先尊重其个人意愿。假如院士自身有继续发挥余热的愿望与积极性,当然再好不过。但明明院士本人已心生退意,却仅仅因为头顶的院士光环而遭来学校的反对,甚至不得不把“终身荣誉”当成“终身工作”来干,恐怕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正是因为院士的角色定位出现异化,使其偏离了学术的本位,院士们才“身不由己”。因此,或许更需反思院士在科研体系中被错误定位,以及科研资源的分配与评审机制对于“虚名”的过度关注。(吴江)

责任编辑:鲁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