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艺节目还有多少“娃”可以拼
自从《爸爸去哪儿》火爆荧屏之后,各大电视台竞相上马亲子类综艺节目:央视开播《宝宝来啦》,深圳卫视有《来吧孩子》,湖北卫视则是《宝贝你怎么看》,浙江卫视则更加省事,连爸爸这个创意都直接照搬——《爸爸回来了》,一样明星爸妈,明星子女。
工人日报 | 2014-06-02 15:06 -
谴责“嫖娼门”,从正义开始滑向了暴力
“黄海波嫖娼门”事件因一个明星的行为失范引起,烧起的火却蔓延到了很多人身上。在网上,“嫖娼门”的女主角刘某成了打了标签盖了章的怪物,在刘的家乡,刘的家人也成了大家谈论嘲笑的对象。
钱江晚报 | 2014-05-28 10:59 -
李代沫该用怎样的逆袭寻求不被放弃
李代沫与几乎每一个站在法庭上的涉案人员一样,表达了自己“很渴望回到社会”的自由向往。不同的是,作为歌手的李代沫,比别人多了一个特殊的愿望,“不愿意放弃我自己,我希望社会不要放弃我,我的朋友家人都不要放弃我,我的歌迷也不要放弃我”。
钱江晚报 | 2014-05-28 09:57 -
明星炒股路径升级
明星走到哪里都是焦点,即便是现如今暗淡无光的股市。明星来了,A股便有了新的谈资。陈鲁豫和周立波,便是如今股民们最羡慕的两位明星。因持有一家拟上市公司325万股和200万股原始股,这两位明星股东的“暴富梦”即将成为现实。
北京晨报 | 2014-05-27 16:01 -
挑剔“舌尖真实”也是“舌尖养分”
《舌尖2》播出四集后,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除了纪录片内容遭到诟病,包括小提琴女孩、爬树镜头都被爆出疑似造假。
长沙晚报 | 2014-05-21 13:55 -
“黄海波嫖娼”该不该被示众
基于保障人权与保护人格尊严的考量,警方理当对“黄海波嫖娼事件”中的警方内部信息披露展开调查。若有人违法违规,理当让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若警方无违法违规行为,也应主动采取措施,对黄海波及涉案卖淫女的隐私进行保护。这种保护,与对卖淫嫖娼的违法性评价并不冲突。
京华时报 | 2014-05-20 13:35 -
《催眠大师》:异色心理片
《催眠大师》借鉴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先驱詹姆斯的“意识流”,以意识来虚幻一个个空间,又以空间来治疗病人,这样与现实“二元对立”的虚拟空间,其实就是一次“潜意识”的活动与精神分析。病人莫文蔚在徐峥催眠之下,来推动她某些信息、情感、欲望以连续运动的方式进、出意识,以此来得到心灵的救赎。
北京青年报 | 2014-05-20 13:34 -
网友为黄海波叫屈模糊道德底线
为“次恶”叫好只会模糊社会道德底线,所导致的结果可能是使更多的人理直气壮地行“次恶”甚至“大恶”,那么这个结果一定与不少网民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新浪娱乐 | 2014-05-20 09:31 -
“果然”是你,“余味”深长
5月16日,演员黄海波因涉嫌嫖娼而被警方当场抓获,目前已被送往拘留所羁押。但与以往娱乐圈的负面新闻不同,黄海波此次获得了大多数网友的宽容与谅解。事情发生后,据黄海波好友透露,黄海波之所以嫖娼,系事前醉酒导致。
新华每日电讯 | 2014-05-19 11:27 -
《舌尖2》:让美食多些本色出演吧
千万不能够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结果是洋洋万语,但是离题万里,出力不讨好。《舌尖》还是少些贪得无厌,本本分分些好,让美食多些本色出演吧。
湖南红网 | 2014-05-13 14:44 -
《金玉良缘》:一“熟”遮百丑
虽是打着古装轻喜剧的幌子,让观众体验另类轻松的古装传奇,但是我们不难发现,所谓的轻喜剧不过是提醒观众们放下智商的身段而已。
新浪娱乐 | 2014-05-13 14:40 -
“重口味”真人秀能让综艺突围?
前两天,某地方电视台首播的产房纪实真人秀《来吧孩子》,引发了巨大争议。在该节目中,产房里此起彼伏的尖叫,孕妇痛苦扭曲的面孔,甚至剖腹产手术中带着胎盘和脐带的血淋淋的婴儿,都被镜头“真实”地记录下来,呈现在了电视观众面前。
新华每日电讯 | 2014-05-12 10:47 -
纪录片也能唱好“生意经”
曾引起“舌尖狂潮”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再度走进观众视野,如今《舌尖2》虽采用周播方式,仍掀起一股热效应,第一集出现的西藏野生蜂蜜已买不到,贵州鱼酱一天内卖出近千件。
工人日报 | 2014-05-07 17:34 -
从渡边淳一透视日本当代文学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4月30日在东京去世,他的代表作《失乐园》和《爱的流放地》等多部作品被引进到中国,并在中国引起很长时间的轰动,成为中国人了解日本当代文学的一个窗口。
环球时报 | 2014-05-07 17:33 -
无需把杜汶泽推上两地矛盾的浪尖
“网络暴民”是个惹人生厌的群体,只不过,杜汶泽的不少言行,看起来跟他口中的“网络暴民”也没有多大差别。
海外网 | 2014-05-07 15:21 -
《女人俱乐部》:女神归来生不逢时
女人,在影视作品中有着天然的优势:她们心思缜密多变,善猜忌却又爱施善,可以对爱人的背叛展开精彩的报复,也可以对曾经的对手一笑泯恩仇。因为如此可爱,所以她们在作品中也变得如此可看。
新浪娱乐 | 2014-05-04 17:18 -
《舌尖上的中国2》“每周一见”馋了谁
观众大呼不能一次嗨个够,看着不过瘾不解渴——从4月18日开始,吊足观众胃口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以周播的形式开播。而面对周播,观众表现出各种不适应。
中国青年报 | 2014-04-28 10:27 -
《舌尖2》:以味诱人,以情动人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甫映,立刻引发新一轮收视热潮。身在异国他乡的中国留学生、华侨华人们紧追不舍,通过网络同步跟进。
人民日报 | 2014-04-23 11:05 -
期待更多“中国好歌曲”走出去
在日前举办的法国戛纳春季电视片交易会上,英国国际传媒集团ITV旗下发行部门宣布:订购模式节目《中国好歌曲》,将负责其国际发行权和英国播出权。这是世界著名传媒集团从中国引进原创综艺节目并进行国际发行的首例。
光明日报 | 2014-04-21 11:01 -
舌尖上的“故事”值得品味
从不同角度讲述小人物的草根故事,从他们的歌哭悲欢,去触摸时代脉搏,这是可贵的原创,也是对正能量的有效弘扬。
人民日报 | 2014-04-21 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