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捕娱 > 正文

提升临终关怀水平,让离去若秋叶之静美

2015-10-08 15:16:00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作者:王传涛

  据BBC报道,《经济学人》信息部公布2015年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临终关怀的死亡质量指数调查(Quality of Death Index),英国位居全球第一,台湾地区排名第六,位于亚洲之冠。“死亡质量指数”计算善终及医疗保健环境、人力资源、人们对服务的负担力、服务的质量、社会参与等因素来排名。英国在调查中蝉联第一,调查指英国有着完善的全国政策、临终关怀全面融入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之内、宁养服务发展优良,还有社会的积极参与。(10月7日 人民网)

  “死亡质量指数”,看起来学术味十足,可说白了不过是临终前的社会与制度关怀能不能保证一位老人体面、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具体来说,临终关怀不同于社会基本养老和医疗服务,应该是指老人在病逝之前的几周或几个月时间,是不是能够得到止痛、心理安抚等“舒缓疗护”等。

  诗人泰戈尔所描绘的“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应该成为当下我国公共服务建设的一个目标。虽然在这则新闻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中国大陆的“死亡质量”排名情况,但能够肯定的是,我国的养老尤其是临终关怀水平,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就在近日,郑州和济南分别都有两位老人上吊自杀。

  如果说社会基本养老和医疗已经初步建立了健全的保障制度,那么,狭义上的临终关怀,在我国多数地区几乎为空白,以至于你拿着放大镜找,也并不容易在地图上找到像样的“临终关怀医院”。即便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也几乎找不到——更多的医院只为营业额而存在,无利可图的“临终关怀医院”很容易就成为了传说。

  需要明确,临终也是生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活。提高死亡质量,首先要认识和尊重病人最后生活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提高其生活质量。或者说,临终关怀,不仅仅是让所有老年人都能领养老金,都能进养老院,也不仅指所有病人都能看得起病。而是指通过一些非常具体的工作,对临终病人进行特殊的心理与身体上的照顾——控制疼痛、维护生理和生活、安慰心理。因此,临终关怀可能不是一种治疗方案,而只是护理照顾方案,它主要是减少痛苦而非治疗疾病,是让老人和病人在欣慰中安心安静地离去。

  无法回避的严峻现实是,我国已经步入到了严重的老龄化社会阶段。根据《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人2.1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5.5%;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7亿人,占比10.1%。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的门槛,且处于老龄化逐步加深的阶段。对老人们而言,体面地死去应当和体面地活着成为同样重要的事情。这既需要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又需要政府针对临终养老提高服务水平。以上所有工作,显然都任重道远。

  提高“临终关怀水平”兹事体大。这不仅仅关乎我国老人和病人的生活质量,更关乎小康社会的建成质量;既关系到民生的里子,又关系到国家的面子。其实,关于死亡与临终死亡,我国古代社会早已提出了一个令人期待的社会建设目标——老有所终,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直到现在,这样的描述依然令人神往。愿我国能有更多的“临终医院”,也希望更多的老人和病人能够享有更高的临终关怀。(王传涛)

责任编辑:刘东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