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合:春晚重拾“小品王”高调门不如好作品
10月28日,赵本山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其实演员是观众的,是人民的,如果我身体允许,春晚需要我,我也推不起。如果,我这个老人别人不喜欢了,就(把舞台)让给别人,这是很正常的。”还说,“艺术家跟政治家都是艺友和政友,艺术家应该要懂政治”。(11月1日人民网)
看到有关赵本山的新闻,很多人都很关注。自2013年蛇年春晚赵本山宣布退出春晚小品舞台,人们对这位曾经给观众到来很多欢声笑语的小品演员,既心存疑惑,又充满期待。毕竟,这位连续15年获得央视春晚一等奖的“小品王”,在观众中有很高的人气。
凤舞长宜放眼量,赵本山的表态,让人很受感动。看的出,赵本山的姿态非常高,把自己摆到了艺术家的位置,将艺术放到了与观众、人民、政治的高度来认识,确实境界很高。
然而,如此高调的表态,似乎稍微早了点。应当承认,对赵本山的小品,从作品内容到演员表演,虽然带给观众很多欢乐,令人忍俊不止,回味悠长。但是,对赵本山的小品颇有微词,评价其格调不高,甚至低级趣味的也不乏其人。
换句话讲,即使明年羊年春晚赵本山登台,也必须要拿出高质量的作品和高水准的表演。倘若是仍沿袭以往春晚的表现形式,小品的格调不高,缺乏一定的艺术性,观众依然不会买账。如果是这样,本山大叔的高调门表态就有点早了,难免会给人留下借媒体发声抬高自己、先声夺人的印象。
毋庸讳言,政治和艺术是相辅相成的。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这是毛泽东主席早在延安时就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於精神快乐”。
这就要求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必须按照这些标准和要求,扑下身子,深入实际,创作出更多贴近生活,健康向上,有较高的艺术性,并让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