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山丘》之前是为情所困的前半生
爱地人
七月份音乐江湖依然运转,各线艺人依然忙碌。唯一觉得欠缺的是,还是少了些振聋发聩的主打歌。相比二十多年前的歌坛,现在的时代什么都不缺,甚至在细节上更精彩、更细腻,唯独缺的是好歌、好歌,和好歌。
幸好还有李宗盛,和他的新歌《山丘》。
《山丘》是李宗盛继三年前的《给自己的歌》之后,暌违三年创作的又一首全新个人单曲。一经推出、好评如潮。《山丘》很好听吗?从歌曲的角度来讲,似乎远远称不上极品。《山丘》不是李宗盛最好的作品,它不能入口即化。但它之所以依然赢得如此之多的叫好与赞誉,就在于它和许多老李的作品、或者说所能能够感动人的歌一样——— 走心。
在有关走心的词意条目中,有一种用法,是形容文章情感丰富,让人从心底有感而发。而走心的《山丘》,其最大的魅力,也就在于李宗盛用自己丰富的情感阅历当成底料,而将有感而发当成是作品的驱动力和润滑剂。一首并不太完美的作品,可以因为率真和坦荡加分。而它在这个时代的叫好叫座,是不是也说明我们这个时代的歌坛,在某些方面出了问题?!
人们习惯称李宗盛是金牌制作人、百万制作人,或者情歌大师。但长时间诸如此类工业化的标签运用,却容易叫人忽略李宗盛作为一个音乐人,他真正的魅力和特点所在。几乎所有的创作人,无论天生理性还是感性,都很少会把自己最私隐的情感生活带到工作中去,把它们写成歌唱出来,甚至还交给别的歌手唱,就算是为他人写情歌,也更多是量身定造,或联想或入戏。就算是一直以来以敢作敢当、敢爱敢恨的摇滚歌手,很多时候也只是在进行一些标签化的创作游戏,逢人只唱三分情,未必全抛一片心。
倒是李宗盛这位,以小情小爱的歌曲见长的创作者,却可以做到将自己的情感世界和音乐世界连成一体。他几乎把所有写情歌的机会,都留给了自己,都写出了自己,一次次的“爱如潮水”,又一次次的“领悟”。在捧红一个又一个歌手的同时,其实在李宗盛情歌的背后,留下了自己长长的恋爱史印迹。
从1983年首次以制作人身份制作专辑《小雨来得正是时候》时,与郑怡的热恋,到1985年为张艾嘉制作《忙与盲》时与女主角陷入的绯闻,而最广为人知的,当然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初,因为音乐上的合作,最终走到一起又分开的与林忆莲[微博]之间的热恋、苦恋。以及因为林忆莲,从而对于爱情大彻大悟,和更进一步的感悟,这些都直接催生了莫文蔚[微博]的《阴天》等作品。纵观李宗盛的整个音乐人生,与他最为磅礴的音乐创作生涯相对应的,始终是他激情澎湃的恋爱。
当李宗盛胸中的干柴和烈火渐渐降温,他对生活的重心,也转移到做做小菜,做好吉他上去。而在现实生活中,缺少了情爱的滋润,尤其是当年那种炙热的爱恨,老李也开始变成了一个不会写歌的老李。有人会说这是李宗盛江郎才尽,也对也不对。因为对于李宗盛来讲,没有了情这个灵感的来源、契机和动力,又如何能再写出撕心裂肺的好情歌呢?李宗盛,就是一个为情而生、为情而困的人,以及将情变为歌、将情思变为金句的转换器。
《给自己的歌》无疑是李宗盛半生回忆录式的作品。半百过后,赤诚依然;岁月白头,回响更响。这首歌曲在2009年,拿到了台湾金曲奖的年度最佳歌曲。至少在这几年,这是华语乐坛最有人味的歌曲之一,同时又是最有积累、最有阅历,最具沧桑感的一首作品。即使如此,在岁月的气息里,李宗盛娓娓道来的故事“等你发现时间是贼了,它早已偷光你的选择。爱恋不过是一场高烧,思念是紧跟著的好不了的咳”之中,依然还是离不开一个情字。
这个时代,真正难超越的,是那些写歌唱歌的人,愿在音乐中坦诚相待。抱有执拗的信念玩音乐固然可贵,但以玩音乐的心态去写情歌,也就难怪如今的情歌,已经成为了主打歌、K歌、口水歌和慢歌的代名词。没有什么比情歌无情更悲伤的事了。情歌说到底,不是理想也不是信念,更不需要和音乐较劲、死磕。
情歌因情而起、因情而生、因情而疲倦。没有情的情歌,连用来调情,都显得很低端。